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新時代推動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要牢牢把握東(dong) 北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重要使命,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chan) 業(ye) 安全,沿著總書(shu) 記指引的方向,東(dong) 北三省及內(nei) 蒙古深入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建設,加快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持續開展生態保護修複,奮力譜寫(xie) 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新篇章。
東(dong) 北是國家糧食穩產(chan) 保供的“壓艙石”。這兩(liang) 天,東(dong) 北春耕全麵展開,遼寧玉米開始大麵積播種,今年全省計劃種植4200萬(wan) 畝(mu) 左右。為(wei) 提高畝(mu) 產(chan) ,吉林今年主推“水肥一體(ti) 化+密植”技術,麵積700萬(wan) 畝(mu) 。黑龍江糧食春耕已超過300萬(wan) 畝(mu) ,今年播種麵積將穩定在2.18億(yi) 畝(mu) 以上。
東(dong) 北地區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也是我國老工業(ye) 基地,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赴東(dong) 北考察調研,並主持召開專(zhuan) 題座談會(hui) ,賦予新時代東(dong) 北振興(xing) 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新使命。沿著總書(shu) 記指引的方向,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取得新進展。
2023年,黑龍江糧食生產(chan) 實現“二十連豐(feng) ”,連續14年居全國第一;黑龍江進出口規模再創曆史新高,比上年增加12.3%,貨物貿易進出口增速升至全國第六位。吉林省地區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6.3%,增速居全國前列。遼寧進出口總值7659.6億(yi) 元,包含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和電動載人汽車在內(nei) 的“新三樣”產(chan) 品出口188億(yi) 元,同比增長48.8%。
今年一季度,東(dong) 北地區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3000億(yi) 元。
產(chan) 業(ye) 安全基礎不斷鞏固。今年,東(dong) 北地區加快傳(chuan) 統製造業(ye)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在航空航天裝備、鋼鐵、數控機床等重點行業(ye) ,著力打造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
在黑龍江,我國建設最早的發電設備研究製造基地哈電集團,機器人疊片、機器人焊接等一批新技術加速投入生產(chan) 環節。在遼寧,“共和國鋼鐵工業(ye) 的長子”鞍鋼集團,“5G+無人駕駛”賦能鐵礦石開采,讓生產(chan) 效率大幅提升。
與(yu) 此同時,東(dong) 北地區還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在內(nei) 蒙古東(dong) 部,投資1300多億(yi) 元建設的國家大型風光基地、市場化和保障性消納新能源等項目正加緊建設。在吉林,國家戰略性新材料碳纖維的原絲(si) 產(chan) 能預計今年可達到16萬(wan) 噸,位居全球前列。
不斷築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東(dong) 北各地積極行動。內(nei) 蒙古在蒙東(dong) 五盟市,科爾沁沙地綜合治理、渾善達克沙地綜合治理等一批“三北”工程重點項目正全力推進。黑龍江抓緊進行林草資源保護修複,遼寧紮實建設美麗(li) 河湖、美麗(li) 海灣。
今年,東(dong) 北還將加快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優(you) 化能源生產(chan) 結構,不斷強化能源安全支撐作用。同時,進一步拓展出境班列線路,全麵提升口岸基礎設施信息化,推動大宗商品儲(chu) 運基地、中歐班列基地建設。
邁上新征程,東(dong) 北牢牢把握在維護國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堅定走好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xing) 的新路,奮力譜寫(xie) 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新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