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響樂(le) 團在五家渠市青格達湖開展弦樂(le) 四重奏“快閃”活動。
中國交響樂(le) 團文藝小分隊在石河子市舉(ju) 辦音樂(le) 會(hui) 。
中國交響樂(le) 團大提琴副首席李成(左)指導新疆藝術學院學生。
本報記者 鄭 娜攝
中國交響樂(le) 團副團長、單簧管首席尹波(右一)指導新疆藝術學院學生。
新疆藝術學院師生為(wei) 中國交響樂(le) 團作曲家楊帆(左一)展示彈撥爾樂(le) 器。
春日的新疆,花蕊吐新,生機盎然。4月18日至24日,由中國交響樂(le) 團近20位演奏家、作曲家組成的文藝小分隊,先後走進新疆藝術學院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五家渠市、石河子市,開展人才培養(yang) 、藝術交流和送文化到基層等活動,以一堂堂高質量專(zhuan) 家課、一場場高水平演出,助力提升新疆藝術教育,潤澤新疆人民心田。
“一對一”傳(chuan) 授心得
“處理這句旋律時,把弓速再減緩一點,感覺像一片小羽毛或者小葉子落下來一樣。”
“這段音樂(le) 可以想象成前麵是女生,後麵是男生,他們(men) 之間在進行一場對話。”
“不管你在生活中是I人(性格內(nei) 斂)還是E人(性格外向),上了舞台後都要變為(wei) E人,竭盡全力把自己演奏的音樂(le) 昭告天下。”
……
4月19日,已近中午時分,新疆藝術學院音樂(le) 學院的7個(ge) 排練廳裏還坐滿了人,幾位老師正手把手地指導學生,不時停下來講解。同學們(men) 則拿著各自的樂(le) 器依次上場,無論上台演奏還是在台下聆聽,每個(ge) 人都屏氣凝神,不想錯過任何一個(ge) 細節。老師們(men) 嚴(yan) 謹、風趣、富有個(ge) 性的語言,讓大家沉浸其中,受益匪淺。
這是新疆室內(nei) 樂(le) 藝術研討暨高級演奏人才研修班開展的“室內(nei) 樂(le) 及樂(le) 隊片段訓練”專(zhuan) 家課。老師們(men) 均來自中國交響樂(le) 團,涵蓋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長笛、雙簧管、單簧管等眾(zhong) 多聲部的演奏家。研修班由中國交響樂(le) 團、新疆藝術學院主辦,包括專(zhuan) 家課、演出觀摩、專(zhuan) 題講座等內(nei) 容。
“去年,中國交響樂(le) 團與(yu) 新疆藝術學院簽訂協議,就音樂(le) 表演、音樂(le) 創作、人才培養(yang) 等方麵達成合作,本次研修班便是合作計劃中的一個(ge) 項目。”新疆藝術學院音樂(le) 學院院長雷嘉彥介紹。
“聽說有專(zhuan) 家課,同學們(men) 都搶著報名。這次我演奏了德國作曲家布魯赫《g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的一個(ge) 片段,老師不僅(jin) 指出了我技法上的一些問題,而且教我們(men) 演出時要有‘觀眾(zhong) 意識’,讓我很受啟發。”新疆藝術學院音樂(le) 學院小提琴專(zhuan) 業(ye) 大四學生瓦裏斯江·熱合曼江說。
在指導了5位學生後,中國交響樂(le) 團樂(le) 隊副首席、小提琴演奏家姚亮表示,新疆藝術學院的學生基本功很紮實,可能舞台經驗相對缺乏,特別是與(yu) 樂(le) 隊樂(le) 團配合的機會(hui) 較少,所以“自己主要把多年練琴和演出的心得傳(chuan) 遞給他們(men) ,希望對他們(men) 的學習(xi) 有所幫助”。
校團協同創新
除了音樂(le) 表演方麵的專(zhuan) 家課,中國交響樂(le) 團還帶來了一場專(zhuan) 題講座,由知名作曲家楊帆主講,分享他近年來為(wei) 《永不消逝的電波》《天路》《五星出東(dong) 方》《詠春》等多部爆款舞劇作曲的“創作密碼”。
“在音樂(le) 創作中,文學性非常重要。我在為(wei) 不同的舞劇寫(xie) 音樂(le) 時,第一步都是先去尋找最核心的文學意象。”“當我還是學生時,老師就教導我們(men) 采風最好去那些不通公路不通車的地方,這樣才能接觸到原汁原味的音樂(le) 。深入基層、深入生活永遠都是我們(men) 創作的源泉。”……楊帆對音樂(le) 創作的見解和感悟,引發新疆藝術學院師生們(men) 的思考——
好聽的旋律與(yu) 高超的技術哪個(ge) 更重要?在大量的創作中如何對音樂(le) 進行創新?怎樣增強音樂(le) 的色彩性?西方與(yu) 東(dong) 方音樂(le) 體(ti) 係怎樣才能更好地共融?如何創作出具有新疆風格的優(you) 秀室內(nei) 樂(le) 作品?講座結束後,大家紛紛主動提問,與(yu) 楊帆展開熱烈交流。
“這樣的交流對我來說也是一次學習(xi) 。”楊帆表示,此次在新疆藝術學院,他欣賞了十二木卡姆片段《且比亞(ya) 特木卡姆》、彈撥爾獨奏《艾介木》、手鼓獨奏《豐(feng) 收》、民族樂(le) 器連奏《昆侖(lun) 之春》以及舞蹈《陽光下的麥蓋提》等作品,充分感受到新疆民族音樂(le) 資源的豐(feng) 富與(yu) 厚重,激發他下一步創作新疆風格音樂(le) 的靈感和衝(chong) 動。
“新疆藝術學院的師生對音樂(le) 有著發自內(nei) 心的熱愛,他們(men) 一直在思考如何傳(chuan) 承發展新疆民族音樂(le) ,做出了不少卓有成效的探索,令人敬佩。我們(men) 將以此次研修班為(wei) 契機,發揮中國交響樂(le) 團的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力爭(zheng) 做好協同創新,在新疆這片藝術沃土上創編、創演出更多的文藝精品。”中國交響樂(le) 團副團長尹波說。
新疆藝術學院黨(dang) 委常委、副院長全立新表示:“中國交響樂(le) 團是國家級藝術院團,代表了中國交響藝術的最高水平,此次樂(le) 團為(wei) 新疆藝術學院師生們(men) 帶來高水平演出、技法教學、學術講座,為(wei) 學院的人才培養(yang) 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啟示,也為(wei) 校團合作樹立了標杆。”
送音樂(le) 到基層
從(cong) 新疆藝術學院離開,中國交響樂(le) 團文藝小分隊走進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五家渠市、石河子市,開展“我們(men) 的中國夢——文化進萬(wan) 家”巡回演出。
為(wei) 了給當地民眾(zhong) 帶來具有“新疆風味”的音樂(le) 大餐,中國交響樂(le) 團選取多首耳熟能詳的新疆題材作品加以改編,如維吾爾族民歌《達阪城的姑娘》《掀起你的蓋頭來》、哈薩克族民歌《可愛的一朵玫瑰花》,此外還有《金蛇狂舞》《瑤族舞曲》《我愛你,中國》《我和我的祖國》等經典曲目。
“中國交響樂(le) 團在五家渠的兩(liang) 場音樂(le) 會(hui) 都是公益惠民演出。我們(men) 放到網上,一開票就迅速被搶光了。”五家渠市文體(ti) 廣旅局局長王春暉告訴記者。
觀眾(zhong) 的熱情前所未有,每場演出都座無虛席。“這是我第一次現場聆聽交響樂(le) ,原來交響樂(le) 這麽(me) 好聽。很多民歌經過改編後有了不一樣的感覺,我特別喜歡。”4月21日晚看完演出後,就讀五家渠第五中學初中部的維吾爾族學生夏伊達意猶未盡地說道。
除了在劇場舉(ju) 辦演出,中國交響樂(le) 團文藝小分隊還進入旅遊風景區開展“快閃”活動。
青格達湖旅遊風景區是依托“軍(jun) 墾第一庫”猛進水庫發展起來的AAAA級景區。每年春天,這裏都會(hui) 舉(ju) 辦大型鬱金香文化旅遊節。4月21日上午,中國交響樂(le) 團走進青格達湖景區,在這裏上演弦樂(le) 四重奏“快閃”,精彩的演出吸引眾(zhong) 多市民遊客前來“圍觀”,其中包括五家渠軍(jun) 墾之聲合唱團的團員。
“我愛你,中國。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獻給你,我的母親(qin) ,我的祖國!”在軍(jun) 墾之聲合唱團的帶領下,市民遊客一起合唱《我愛你,中國》,歌聲嘹亮,場麵熱烈。
“青格達湖前身猛進水庫,是我們(men) 的父輩、老軍(jun) 墾們(men) 一鍬一鎬,肩扛手抬築壩建成的。這首歌表達了兵團人熱愛新疆、紮根新疆、建設新疆的心聲。”軍(jun) 墾之聲合唱團指揮黃玉萍激動地說。
今年是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成立70周年。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文體(ti) 廣旅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王燕表示:“中國交響樂(le) 團到兵團開展文藝惠民演出,送文化下基層,給我們(men) 帶來了寶貴的精神食糧,同時也通過音樂(le) 展現了兵團風貌、兵團精神。”
“交響樂(le) 是國際化的藝術語言。作為(wei) 國家級藝術院團,中國交響樂(le) 團將擔負起使命,繼續為(wei) ‘文化潤疆’貢獻力量,並以融通中外的音樂(le) 形式向世界講好兵團故事,講好新疆故事。”尹波說。(本報記者 鄭 娜)
(本文圖片除注明出處外均由中國交響樂(le) 團提供)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04月29日 第 07 版)
責任編輯:李冉、張榮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