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近日剛剛結束訪華之行,緊跟其後,美國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馬斯克的“突然來華”又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guan) 注。
在持續推動“經濟脫鉤”、不斷打壓中國先進產(chan) 業(ye) 的背景下,近期,美國為(wei) 主導的西方開始大肆炒作“中國產(chan) 能過剩論”,試圖繼續向中國施壓。在這樣的背景下,馬斯克的訪問恰恰證實了,中國在持續擴大開放方麵是“言出必行”。
中國能夠與(yu) 特斯拉這樣的美國領先技術企業(ye) 、主要電動汽車製造商保持互利合作關(guan) 係,也對美國方麵的指控形成了有力反駁,證明了無論是在本土市場還是在海外市場,中國都沒有所謂“擠壓他國新能源產(chan) 品生存空間”的意圖。
4月28日下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會(hui) 見了馬斯克。李強表示,特斯拉在中國的發展堪稱中美經貿合作的成功範例。外資企業(ye) 是中國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參與(yu) 者、貢獻者,中國的超大規模市場將始終向外資企業(ye) 敞開。
這樣的表態,既表達了對外資企業(ye) 的歡迎態度,也對美方的有關(guan) 論調進行了有力駁斥。
中國並沒有給特斯拉提供“特殊優(you) 待”,中國也不希望特斯拉成為(wei) “個(ge) 例”,而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海外企業(ye) 持續走進中國市場。
中國的每一輛新能源汽車,中國企業(ye) 建設的每一個(ge) 可再生能源項目,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每一次中外合作,都是中國新能源產(chan) 業(ye) 不斷向世界提供優(you) 質產(chan) 能、助力全球實現應對氣候變化目標的積極樣本。
中國的綠色產(chan) 能不但是優(you) 質產(chan) 能,也同時促進了全球的綠色發展。美方歪曲事實,發起對華“過剩產(chan) 能”的指責,既是為(wei) 其保護主義(yi) 政策蓄勢,也有損修複中美關(guan) 係的努力。持續擴大開放、優(you) 化營商環境、擁抱優(you) 質產(chan) 能,中國對全球綠色轉型的貢獻也不應該遭到汙蔑。
本文編譯自《中國日報》4月30日社論
原標題:Musk's visit exposes malignancy of Washington's 'overcapacity' claim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中國日報中文網
編譯:塗恬 編輯:李海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