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一”假期的最後一天。在這個(ge) “五一”假期,熱鬧的商圈是人們(men) “逛吃遊玩”的重要目的地,人們(men) 的“逛街”行為(wei) 發生了哪些變化?
“逛街熱力圖”顯示商圈客流提升23%
中國移動梧桐大數據對分布在各省份的3800多個(ge) 商圈進行分析後發現,在剛剛過去的四天假期裏,平均每天的逛街人數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23%。
“逛街熱度”上漲城市超九成
在這張“逛街熱力圖”上,紅色越深代表客流量增幅越大,藍色越深則表示下降得越多。我們(men) 明顯看到紅色占據了絕大多數,對比去年“五一”,“逛街熱度”上漲的城市超過了九成。
中小城市商圈客流量漲幅較大 消費活力足
整體(ti) 上看,中西部地區上漲明顯,增幅最大的五個(ge) 省份中,有四個(ge) 都在中西部。進一步數據分析發現,漲幅較大的地區主要是中小城市,在商圈客流量日均增幅最大的十個(ge) 城市當中,除了長春外,皆為(wei) 三線及以下城市,而且他們(men) 的漲幅都超過100%,中小城市的商業(ye) 熱度在這個(ge) “五一”假期不斷上升,消費活力不斷釋放。
縣域商圈客流同比增長26%
此外,當聚焦到其中的700多個(ge) 縣域重點商圈時,分析結果顯示縣域商圈客流較去年同期提升了26%,高於(yu) 整體(ti) 客流增幅,而這些增幅較大的縣域,所屬的城市主要是像菏澤、湛江、阜陽、銅仁、肇慶等三線及以下城市。
我們(men) 再次把觀察的角度聚焦到每一個(ge) 具體(ti) 的商圈,看到人數最多的十個(ge) 商圈分別是杭州的武林商圈、重慶的解放碑商圈和南京的夫子廟商圈等。其中,哈爾濱的中央大街是今年新進入前十榜單的商圈,而且人數增幅超過40%,是前十商圈中漲幅最大的一個(ge) 。看來,“爾濱”的旅遊熱度並不止於(yu) “冰雪”,在春暖花開之際也迎來了更多的遊客。
商圈消費次數同比增長15%
在這個(ge) “五一”,我們(men) 還發現幾個(ge) 其他現象,一個(ge) 是有35%的遊客在假期到訪過2個(ge) 及以上的商圈。不僅(jin) 是逛商圈的人多了,數據顯示,商圈消費次數也同比增長了15%,消費活力得到進一步激發和釋放。
而隨著天氣轉暖,從(cong) 時段看,19時到20時是商圈的客流高峰期。以重慶標誌性建築而聞名的解放碑商圈、以夜遊秦淮河為(wei) 特色的南京夫子廟商圈、杭州著名的“武林夜市”所在的武林商圈、廣州核心商圈-天河路商圈、北京著名的三裏屯商圈都是今年假期最熱門的夜遊商圈。
商圈外籍遊客增加近兩(liang) 倍
“五一”假期,中國聯通智慧足跡也對全國的重點消費目的地進行觀察,數據發現,外籍遊客增加了不少。相比於(yu) 去年同期,活躍在這些消費目的地中的外籍遊客增加了近兩(liang) 倍。
與(yu) 整體(ti) 客流增長集中在中小城市不同,外國顧客最多的還是“北上廣深”,不過廣州和上海的日均外國遊客數量遠高於(yu) 北京和深圳。數據分析還發現,在所有觀察熱門區域中,來自美國、泰國、馬來西亞(ya) 、英國、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亞(ya) 的外國遊客較多。
出遊帶動消費:線上出行裝備成交額上漲
線下商圈裏人頭攢動,而在網上的消費也熱鬧非凡。隨著出遊市場的持續火熱,各類出行裝備也成為(wei) 必帶物品,防曬就是其中之一。京東(dong) 數據顯示,在“五一”假期前,兒(er) 童防曬衣、戶外防曬衣、防曬褲的成交額環比增長均超100%,男士防曬衣、時尚防曬衣的成交額環比增長均超80%,防曬袖套、防曬噴霧等配飾也實現40%以上的成交額增長。
不過,因為(wei) 很多熱門出遊城市在這個(ge) “五一”都是陰雨綿綿,不少遊客選擇外賣應急購買(mai) 雨具。大數據顯示,外賣雨具的數據上升明顯,據美團外賣介紹,“五一”期間,雨傘(san) 銷量同比增長65%、雨衣增長350%、雨鞋更是增長高達500%。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