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藍廳觀察丨中法合作為何能夠“雙向奔赴”?

發布時間: 2024-05-07 09:13:00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60年前,法國是第一個(ge) 同新中國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國。中法兩(liang) 國建交打開了中西方交往合作的大門。60年來,中法關(guan) 係始終走在中國同西方國家關(guan) 係前列,為(wei) 國際社會(hui) 樹立了不同社會(hui) 製度國家之間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典範。中法民眾(zhong) 對兩(liang) 國有著怎樣的印象?是什麽(me) 讓兩(liang) 國不斷“雙向奔赴”?

  互利共贏推動中法合作範圍不斷拓展

  說到法國,中國民眾(zhong) 的第一印象是什麽(me) ?有人說是拿破侖(lun) 、埃菲爾鐵塔,也有人說是巴黎聖母院、盧浮宮,還有人說是法國香水和化妝品、畢加索、阿蘭(lan) 德龍、巴黎奧運會(hui) 。

  法國人對中國的第一印象又是什麽(me) 呢?我們(men) 采訪了一些在華法國人,美食、語言、太極、功夫以及古老的曆史,還有中國人的熱情,都是他們(men) 對中國的第一印象。此外,電動汽車、電子支付等,也是接受我們(men) 采訪的法國朋友給出的答案。在他們(men) 眼中,中國發展非常快,很多時候令他們(men) 難以置信。

  從(cong) 大家的回答中,我們(men) 感受到的是中法建交60年來不斷擴展的交流交往。

  國家移民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僅(jin) 今年前四個(ge) 月,中國內(nei) 地居民出境赴法國人次就達到了約13萬(wan) ,較去年同期增長了超過215%,而法國籍人員入境中國的人次,則更是較去年同期增長了近300%。我們(men) 也注意到,雙方入境的事由中,商務成為(wei) 主要項目之一。

  近年來,兩(liang) 國經貿領域合作日益密切。當前法國是中國在歐盟內(nei) 第三大貿易夥(huo) 伴和第三大實際投資來源國,中國是法國在亞(ya) 洲第一大貿易夥(huo) 伴。今年1—2月,法國對華直接投資同比增長高達585.8%。是什麽(me) 令中法企業(ye) 近年來不斷“雙向奔赴”?

  在華經商20多年的法國商人任博同《藍廳觀察》記者分享了他的感受。任博說,20年前,來中國發展的法國企業(ye) 多是從(cong) 事葡萄酒、能源和紡織行業(ye) ,可是現在,來到中國的企業(ye) 更多是來自高科技領域,包括從(cong) 事生物技術、醫療、人工智能、機器人、汽車等領域的企業(ye) 。許多法國公司來到中國合作投資開發產(chan) 品。中國的發展為(wei) 法國公司繼續發展和建立積極的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提供了機會(hui) 。他同時表示:“中國的企業(ye) 現在也很厲害,有很多的中國企業(ye) 也需要去外國擴大發展,所以你們(men) 發展,我們(men) 也發展,因為(wei) 我們(men) 現在是一起發展,我們(men) 都是互利”。

  任博告訴《藍廳觀察》記者,在中國,他看到了發展的無限可能。在華創業(ye) 20年來,他經營的餐館從(cong) 幾平米擴展到了幾百平米,而他經營的谘詢公司,客戶從(cong) 幾個(ge) 增加到了上百個(ge) ,其中不少都是來華發展的法國500強企業(ye) 。

  任博的經曆,僅(jin) 僅(jin) 是中法經貿發展的一個(ge) 縮影。1964年中法建交時,兩(liang) 國貿易額僅(jin) 約1億(yi) 美元,而到2023年中法貿易額達到了789億(yi) 美元,增長了近800倍。

  既有“高精尖”,也能“接地氣”,互利共贏推動著中法合作的範圍不斷拓展。當前,服貿、數字、綠色等正在成為(wei) 兩(liang) 國合作的新領域。

  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必須盡一切可能與(yu) 中國就全球重大問題進行接觸,尤其是在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領域,如果沒有中國,將很難取得進展。

  北京外國語大學歐盟與(yu) 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崔洪建在接受《藍廳觀察》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中法之間,無論是貿易還是投資都呈現出一個(ge) 穩定增長的狀態,充分體(ti) 現了雙方不僅(jin) 是在產(chan) 業(ye) 領域的互補性強,而且在其他方麵現在正在形成一種強強聯合的態勢。正是因為(wei) 中法之間堅持了務實合作、合作共贏的原則,所以確保了雙方能夠不斷地克服麵臨(lin) 的各種問題。隻要中法、中歐都保持以經濟發展為(wei) 優(you) 先,都更注重發展和安全之間的平衡,雙方會(hui) 不斷地為(wei) 對方創造更大的合作空間,也將為(wei) 中歐關(guan) 係不斷創造條件,不斷夯實基礎,而且不斷指明方向。

  文化交流“多點開花” 兩(liang) 國交往從(cong) “心”出發

  建交60年來,中法在經貿領域持續推進合作的同時,中法的文化熱也在不斷升溫。僅(jin) 去年“中法文化之春”藝術節期間,中國20多座城市就開展了超過65個(ge) 文化項目。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去年也舉(ju) 行了多達150多項涵蓋中國曆史、傳(chuan) 統文化、自然風光等主題的各類活動。持續深化的文明互鑒,讓兩(liang) 國民間相親(qin) 相近,也推動著中法兩(liang) 國交往得以從(cong) “心”出發。

  位於(yu) 北京的法國文化中心,每周末這裏舉(ju) 行的中法電影放映,常常會(hui) 一票難求,集中著兩(liang) 國文化書(shu) 籍的圖書(shu) 館,吸引著來自中國和法國的讀者,每年還會(hui) 有數千人來這裏學習(xi) 法語。在這裏我們(men) 發現了法文版的《詩經》。《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早在18世紀時,其中的八首詩就被翻譯成了法語。此外,儒家經典《論語》則在17世紀時就有了法語版本。可以說,文化是兩(liang) 國民眾(zhong) 最早認識彼此的窗口。而今天,中法文化依舊在兩(liang) 個(ge) 曆史悠久的大國間搭建著相識相知的“連心橋”。

  當前,中法文化交流已“多點開花”。僅(jin) 去年,中國在第十七屆“中法文化之春”藝術節期間,就舉(ju) 辦了200多場中法文化交流活動。而法國也是歐洲較早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ti) 係並由國家製定教學大綱的國家。今年兩(liang) 國又開啟了中法文化旅遊年,“凡爾賽宮與(yu) 紫禁城”展覽等活動場場火爆,折射出中法兩(liang) 國人民不斷增長的了解彼此的願望。

  北京外國語大學歐盟與(yu) 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崔洪建對《藍廳觀察》記者表示,中法之間的文化交流呈現出強烈的相向而行的態勢,這顯然會(hui) 為(wei) 雙方雙邊關(guan) 係打下更堅實的民意基礎,為(wei) 雙方在政治領域、經貿領域的合作提供更好的、更穩定的基礎,給兩(liang) 國關(guan) 係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最近,法國歌手加百利正在創作在中國發行的第七張中文原創專(zhuan) 輯,講述著他眼中的中法友誼。2006年,他和他的中國妻子成立了中國首支中法組合,至今已發行了60多首中文原創歌曲。

  加百利對《藍廳觀察》記者說,中國人和法國人之間持續流淌著兩(liang) 個(ge) 民族之間的兄弟情誼和友誼,大家也會(hui) 盡最大的努力,讓這一切繼續下去,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文化交流中。

  一段時間以來,從(cong) 法國童聲演唱的《如果我去中國》,再到中法音樂(le) 人共同演繹《從(cong) 長安街到香榭麗(li) 舍》,兩(liang) 國民眾(zhong) 在相知相親(qin) 中,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於(yu) 彼此文化的熱愛以及對於(yu) 兩(liang) 國友誼的期待。

  製片人丨孫岩峰 章林主編丨趙晶記者丨黃達 張雪鬆攝像丨苗毅萌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