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6日至8日在廣西調研。他表示,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作為(wei) 黨(dang) 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堅定走中國特色解決(jue) 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切實做好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
5月6日至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在廣西調研。這是5月6日,王滬寧在崇左市江州區新和鎮卜花村走訪看望群眾(zhong) 。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王滬寧來到崇左市江州區第一小學、新和鎮卜花村和製糖企業(ye) ,防城港市十萬(wan) 山瑤族鄉(xiang) 木排村、北侖(lun) 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港口碼頭、民營企業(ye) 調研,了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進校園進農(nong) 村進企業(ye)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民族文化傳(chuan) 承發展、生態保護、鄉(xiang) 村振興(xing) 、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等情況。他表示,廣西是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落實到經濟、教育、就業(ye) 、社區建設、文化建設等各項工作中,抓實抓細、抓常抓長、久久為(wei) 功,使之深深紮根八桂大地。在南寧,王滬寧來到廣西博物館、廣西民族大學、青秀區鳳嶺北社區調研。他表示,廣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曆史悠久,要堅持正確的中華民族曆史觀,加強對考古實物、文化遺存、史料史實的挖掘利用,深化中華民族共同體(ti) 重大基礎性問題研究,從(cong) 中華民族共同體(ti) 高度把握曆史敘述權和話語權。
5月6日至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在廣西調研。這是5月8日,王滬寧在南寧市青秀區鳳嶺北社區“石榴籽”家園同群眾(zhong) 交流。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調研期間,王滬寧表示,廣西認真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紮實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示範區建設,民族團結、社會(hui) 穩定、邊疆安寧的良好局麵鞏固發展。要有形有感有效抓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工作,堅持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鑄魂,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理論體(ti) 係建設,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和宣傳(chuan) 教育,推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實施新時代興(xing) 邊富民行動,增進各族群眾(zhong) 對偉(wei) 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認同。要加強黨(dang) 對民族工作的全麵領導,提高做好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王滬寧還到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機關(guan) 、防城港市政協機關(guan) 調研,看望在南寧的全國政協委員及政協機關(guan) 幹部。
石泰峰、王東(dong) 峰一同調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