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教育引領青年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國式現代化

發布時間: 2024-05-09 16:50:00 來源: 光明網-理論頻道

  青年的命運與(yu) 時代緊密相連。當前,我們(men) 正踏上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新征程,要將廣大青年培養(yang) 成堪當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棟梁之材,必須引導青年堅定信念、緊跟黨(dang) 走,在黨(dang) 的領導與(yu) 感召下激發青年勇擔曆史責任;教育青年思深悟透、識變應變,在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中,準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邏輯與(yu) 價(jia) 值意涵;凝聚青年奮進力量、淬煉品格,在新時代新征程中踐行青春使命和責任擔當。尤為(wei) 重要的是,要在係統闡釋中教育引領青年,牢牢把握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曆史邏輯、理論邏輯與(yu) 實踐邏輯。

  講清中國式現代化的曆史邏輯,激發青年曆史擔當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曆史與(yu) 厚重底蘊,然而卻在近代中國因“落後”而“挨打”,雖飽嚐艱辛而不衰,曆經磨難而不屈,但也因此被動走上了後發型現代化的苦苦探索之路。“現代化”肇始於(yu) 近代世界工業(ye) 革命,是人類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發展的必然趨勢。現代化雖較早出現在西方國家,但絕不是西方國家的專(zhuan) 屬特權,更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西方現代化標準”,我們(men) 堅決(jue) 反對以“西方現代性”為(wei) 標尺的“中心-邊緣”依附結構,拒絕獨尊西方的“翻版”發展模式。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yu) 自己國情的鮮明特色。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麵臨(lin) 內(nei) 憂外患,無數仁人誌士奮起抗爭(zheng) ,實踐、人民和曆史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yi) 。馬克思列寧主義(yi) 與(yu) 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創建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使得中華民族第一次真正掌握了曆史主動。

  一百多年來,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從(cong) 大的曆史進程上看,黨(dang) 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yi) 革命、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與(yu) 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共同構成了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曆史脈絡,深刻改變了世界現代化的曆史格局,並為(wei) 世界各國自主選擇與(yu) 本國國情相適應的現代化道路提供了智慧經驗與(yu) 實踐參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中國式現代化的探索進程史,充分印證了中華民族對中華文明的繼承與(yu) 弘揚,體(ti) 現了中華民族的自醒與(yu) 崛起,彰顯了黨(dang) 領導中國人民的自信與(yu) 自強。

  教育引領新時代青年,應立足當下語境分析透徹曆史趨勢,注重梳理清晰曆史脈絡,在史實鉤沉中闡釋清楚中國式現代化的曆史邏輯。

  講透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邏輯,堅定青年理想信念

  中國式現代化絕不是憑空想象而來的,是在馬克思主義(yi) 科學理論指導下逐步摸索形成的本土實踐。一百多年來,在黨(dang) 的領導下,中華民族曆經革命、建設與(yu) 改革的苦難輝煌和歲月洗禮,推動我國邁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從(cong) 爭(zheng) 取民族獨立、實現人民解放,到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實行改革開放,再到推進強國建設、致力複興(xing) 偉(wei) 業(ye) ,中國式現代化的探索之路也在一個(ge) 個(ge) 偉(wei) 大實踐中孕育出一個(ge) 個(ge) 豐(feng) 碩成果。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探索,伴隨著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的各個(ge) 曆史時期;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求索,體(ti) 現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堅持理論創新的不懈追求。

  思想理論對於(yu) 現實實踐具有先導性。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發表一係列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ti) 係,使“中國式現代化”這一時代命題輪廓更加清晰、目標更加科學可行。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人民性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鮮明品格。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堅持人民立場,尊重人民主體(ti) 地位和首創精神,踐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都是堅持黨(dang) 的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貫徹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的集中體(ti) 現。

  教育引領新時代青年,要幫助其在追蹤辨析近現代世界曆史嬗變之際,讀懂中國式現代化的行動策略,體(ti) 察蘊含此中的理論邏輯。尤其是要深刻把握“兩(liang) 個(ge) 結合”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拓展意義(yi) ,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wei) 指導,不斷強化對熟練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的行動自覺;同時,更要悟透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同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價(jia) 值觀主張的高度契合性,善於(yu) 從(co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汲取持續推動理論創新的智慧光芒與(yu) 理性力量。

  講好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邏輯,砥礪青年勇擔使命

  必須清醒地意識到,中國式現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仍然麵臨(lin) 重重險阻與(yu) 挑戰。一方麵,從(cong) 當今世界發展格局來看,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依舊突出,一些西方國家推行霸權主義(yi) 與(yu) 強權政治,抱守冷戰思維與(yu) 零和博弈等過時觀念,造成國際秩序長期動蕩不居、國際形勢愈發嚴(yan) 峻複雜。我們(men) 必須保持強大的戰略定力,發揮好負責任大國作用,為(wei) 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方案,為(wei) 促進世界和平發展貢獻中國力量。另一方麵,幸福生活等不來,唯有奮鬥方能創造美好未來。我們(men) 要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情,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領導廣大青年向著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前進。

  大道至簡,實幹為(wei) 要。新時代青年生逢其時,成長在國家繁榮富強之盛世,有著平視世界的自信與(yu) 堅定。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寄語青年,實現中國夢是一場曆史接力賽,當代青年要在實現民族複興(xing) 的賽道上奮勇爭(zheng) 先。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內(nei) 含著清晰明確的目標設定和戰略安排,當前正朝著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而奮勇前進。要教育引領新時代青年,堅定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勇敢肩負時代賦予的重任。特別是對標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將教育、科技、人才一體(ti) 化部署和統籌推進的工作要求,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融入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的火熱實踐;強化守正創新、踔厲奮發的行動自覺,篤學明誌、刻苦鑽研、建功立業(ye) ,昂首闊步跑好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的接力棒,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中挺膺擔當、書(shu) 寫(xie) 華章。

  (本文係北京市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一般課題暨北京教育係統關(guan) 工委A類課題“網絡新媒體(ti) 情境下高校開展大學生日常思政教育的實效性研究”階段性成果)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