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光源芯片、新一代人造太陽創新突破,六大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煥“新”提“質”,經濟“含綠量”顯著提升……
作為(wei) 西部經濟大省,四川堅持創新是核心、產(chan) 業(ye) 是基礎、綠色是本底,以新質生產(chan) 力為(wei) 重要著力點,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再上新台階。
科技創新“開花結果”
量子光源芯片是未來量子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最近,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yu) 量子實驗室成功研製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使輸出波長範圍從(cong) 25.6納米增加到100納米。“關(guan) 鍵指標的攀升,使我們(men) 離量子互聯網越來越近。”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周強說。
錦屏大設施科研人員在檢查實驗設備。新華社記者胥冰潔 攝
從(cong) 基礎科學到前沿應用技術,四川為(wei) 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後勁。
在涼山彝族自治州錦屏山隧道地下2400米深處,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錦屏大設施投入運行;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精確測量迄今最亮伽馬射線暴;在成都,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麵向全球開放,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高效運轉……
作為(wei) 科教大省,
四川擁有國家實驗室,有普通高校137所、科研院所369家,有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205個(ge) 、國家大科學裝置10個(ge) 。緊扣資源稟賦,四川在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
前不久,四川省人工智能學院揭牌成立,學院由電子科技大學牽頭,整合省內(nei) 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業(ye) 資源,推動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加速向前。
中國科技城綿陽市抓住科技創新這個(ge) “牛鼻子”,北鬥三號導航民用芯片取得重大突破,X射線FLASH放療射線源研究全球領先,寬頻帶同軸探針打破國外壟斷……今年一季度,綿陽市地區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8.3%。
在內(nei) 江市,川渝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中試研發平台正在運行。平台包括芯片研發測試實驗室、電磁屏蔽室等,供企業(ye) 共享使用。“標準化的公共中試平台提供了研製實現、技術攻關(guan) 、測試驗證等方麵支持,促進創新成果轉化為(wei) 產(chan) 品。”四川樂(le) 鴻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部負責人蘇洪恩說。
“按照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要求,我們(men) 結合四川實際不斷強化係列政策引導作用,激勵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提升創新能力,以新質生產(chan) 力為(wei) 重要著力點推進高質量發展。”四川省科技廳副廳長楊品華說,截至2023年末,全省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達到1.69萬(wan) 家,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ye) 2.1萬(wan) 家。
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煥“新”提“質”
京東(dong) 方國內(nei) 首條第8.6代AMOLED生產(chan) 線近期在成都動工建設。項目總投資630億(yi) 元,是四川製造業(ye) 單體(ti) 投資額最大項目,主要生產(chan) 高端觸控顯示屏。此前,京東(dong) 方已在成都、綿陽等地投建了第6代AMOLED生產(chan) 線,帶動超過100家產(chan) 業(ye) 鏈配套企業(ye) 落戶四川。
“第8.6代AMOLED生產(chan) 線項目建成後,將充分發揮技術引領和產(chan) 業(ye) 集聚優(you) 勢,促進半導體(ti) 顯示產(chan) 業(ye) 升級。”京東(dong) 方科技集團董事長陳炎順說。
在“2023世界顯示產(chan) 業(ye) 大會(hui) 新型顯示創新成果展”現場,工作人員展示京東(dong) 方折疊顯示屏。新華社記者唐文豪 攝
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創新深度融合,助力四川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創中心。當前,四川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規模超1.6萬(wan) 億(yi) 元,高標準建設了成都“芯火”雙創基地、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等一係列國家級平台。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敬茂明說,四川把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食品輕紡、能源化工、先進材料、醫藥健康六大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提質倍增行動作為(wei) 主抓手,培育和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
裝備製造業(ye) 是四川經濟發展的“老底子”。老工業(ye) 城市自貢市把無人機及通用航空作為(wei) 創新突破的主導產(chan) 業(ye) ,聚力發展以低空經濟為(wei) 代表的新質生產(chan) 力,目前已聚集相關(guan) 院所、企業(ye) 56家,成為(wei) 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大中型無人機生產(chan) 基地。
位於(yu) 德陽市的東(dong) 方汽輪機有限公司誕生於(yu) “三線建設”時期,新質生產(chan) 力正賦予其新動能。在葉片加工數字化車間,“黑燈產(chan) 線”正在運行。地麵上,機器人往來穿梭,精準運送物料。生產(chan) 線上,機械臂有序揮舞,對葉片自動化加工。與(yu) 傳(chuan) 統產(chan) 線相比,“黑燈產(chan) 線”出錯率低,產(chan) 品質量更好,能源利用率提升47%。
四川省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專(zhuan) 職副主任陳文濤說,四川深入實施製造業(ye) 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行動,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全行業(ye) 全鏈條普及應用。2023年,全省工業(ye) 企業(ye) 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59.4%、81.7%。
四川省統計局副局長曾俊林說,今年一季度,四川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的行業(ye) 發展向好,工業(ye) 領域六大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7.4%,高技術製造業(ye) 、高技術服務業(ye) 投資分別同比增長14.6%和25.4%。
綠色發展體(ti) 現“質優(you) ”
動力電池和晶矽光伏兩(liang) 大產(chan) 業(ye) ,被稱為(wei) 能源轉型的“綠色心髒”,其發展對於(yu) 四川能源結構優(you) 化、發展能效提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在綿陽市,四川成科國重新能源有限公司研發的鋰硫電池,正在“超級電池”賽道比拚。公司總經理雷天宇介紹,在相同體(ti) 積下,鋰硫電池蓄電能力比普通鋰電池高,而重量比普通鋰電池輕,很受無人機企業(ye) 青睞。
在宜賓市,宜賓英發德耀科技有限公司每天能生產(chan) 900萬(wan) 片太陽能電池片。“科技創新成果的應用,加上綠電優(you) 勢,我們(men) 的產(chan) 品在國內(nei) 國際市場更具競爭(zheng) 力。”該公司董事長張敏介紹,2023年公司實現產(chan) 值130億(yi) 元。
位於(yu) 四川省德昌縣的雅礱江臘巴山風電項目(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薛晨 攝
川西高原的雅礱江奔流不息,沿江的水光互補項目、抽水蓄能電站,仿若巨大的“充電寶”,平抑著風、光等綠電的波動。同時,四川推動綠氫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及推廣應用,統籌推進水、風、光、氫、天然氣等多能互補發展。四川聯合重慶打造“成渝氫走廊”,以成都、重慶為(wei) 樞紐,串聯節點城市,形成一條氫能創新、示範應用的走廊。
“作為(wei) 全球最大的能源裝備製造集團之一,我們(men) 將氫能作為(wei) 發展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的重點。”東(dong) 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軍(jun) 說,當前發展氫能產(chan) 業(ye) 已具備良好的基礎和條件,核心技術取得突破,示範應用初具規模,形成較為(wei) 完整的產(chan) 業(ye) 生態。
綠色轉型加快推進。今年一季度,四川新能源、清潔能源生產(chan) 加快,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中,風力、太陽能發電量增長迅猛,同比分別增長38.3%、94.3%;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成效顯著,電氣清潔能源消費增速大幅高於(yu) 煤炭,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能耗僅(jin) 增長0.1%,以較低的能源消費量支撐了經濟較快增長。(記者陳健、胡旭、謝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