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新華解碼丨摘掉“小眼鏡” 杜絕“小胖墩” 挺直“小背脊”——學生常見病如何“多病共防”?

發布時間: 2024-05-15 09:06:00 來源: 新華網

  學生群體(ti) 的健康總是格外牽動公眾(zhong) 的心。近日,國家疾控局發布《學生常見病多病共防技術指南》,首次明確學生常見病“多病共防”的概念,並提出監測和幹預措施。新華社記者專(zhuan) 訪參與(yu) 起草該指南的疾控專(zhuan) 家,一起來看這份指南的要點。

  看點一:這些常見病正在影響學生健康

  指南提出,包括近視、超重肥胖、脊柱彎曲異常、傳(chuan) 染病、齲齒、心理健康問題等,是當前在學生群體(ti) 中經常發生、患病較高的疾病或健康問題,對個(ge) 體(ti) 健康與(yu) 社會(hui) 適應產(chan) 生較大影響。

  “隨著我國社會(hui) 經濟發展,兒(er) 童青少年主要健康問題也在發生演變。”安徽醫科大學教授陶芳標介紹,國家疾控局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兒(er) 童青少年總體(ti) 近視率為(wei) 51.9%,其中,小學36.7%,初中71.4%,高中81.2%。

  學生超重肥胖患病人數和患病率也在迅速攀升,2020年《中國居民營養(yang) 與(yu) 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6至17歲學生超重肥胖率為(wei) 19%。2019年全國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與(yu) 幹預數據顯示,中小學生脊柱彎曲異常檢出率為(wei) 2.8%,脊柱彎曲異常患病率在初中、高中階段增長更快。此外,兒(er) 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也需要加以關(guan) 注。

  陶芳標說,我國學生群體(ti) 單一疾病或健康問題的流行值得重視,特別是同一個(ge) 體(ti) 存在2種及以上疾病的情況亟待改觀。

  看點二:“多病共防”可以通過行為(wei) 與(yu) 環境幹預實現

  指南首次明確了學生常見病“多病共防”的概念,即“多病中病因相同或具有共同的風險因素時,可采取多病共防策略。”

  比如日間戶外活動和體(ti) 育鍛煉缺乏、靜態行為(wei) 、睡眠節律紊亂(luan) 、夜間接觸光源刺激時間過長、營養(yang) 失衡、親(qin) 子交流缺乏等往往是學生群體(ti) 近視、超重肥胖、脊柱彎曲異常和心理健康問題的共同風險因素,通過增加體(ti) 育鍛煉和戶外活動、充足睡眠和早睡早起、規律生活、均衡營養(yang) 、加強親(qin) 子交流等,可同時預防多種疾病或健康問題,達到多病共防的目標。

  陶芳標認為(wei) ,必須要高度關(guan) 注和重視學生身心健康問題,通過綜合幹預和多方協作,實施科學的預防和幹預措施,將進一步提高學生常見病防控水平,全麵保障學生健康。

  看點三:構建學生常見病三級幹預體(ti) 係

  中國疾控中心兒(er) 少/學校衛生中心研究員宋逸介紹,指南提出要構建三級幹預體(ti) 係,包括一級幹預、二級幹預和三級幹預。

  其中,一級幹預主要側(ce) 重於(yu) 推廣簡單易行、效果可靠的幹預技術,創新性提出“6個(ge) 1”健康生活方式;二級幹預注重早期發現高危群體(ti) ,及時發現遠視儲(chu) 備量不足、體(ti) 重持續增加、情緒變化大的學生,加強監測隨訪,實施有針對性的幹預措施,防止單一健康問題向多病共患進一步發展;三級幹預針對已出現多病共患的學生,指導學生到專(zhuan) 業(ye) 機構確診和治療。

  什麽(me) 是“6個(ge) 1”健康生活方式?陶芳標表示,“6個(ge) 1”可視作日常生活幹預技術的高度凝練和全麵指導。即保障每天體(ti) 育鍛煉1小時、校內(nei) 和校外日間戶外活動各1小時;久坐1小時需要起身活動10分鍾;以娛樂(le) 為(wei) 目的的視屏時間每天小於(yu) 1小時;三餐就餐時間相對固定,相差不超過1小時;早睡早起,每天減少夜間接觸光源刺激1小時;每天親(qin) 子交流1小時和互動15分鍾。

  看點四:“五位一體(ti) ”多方協作才能為(wei) 學生保駕護航

  多方協作在護航學生健康方麵起著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指南明確將動員各方力量,共同加強健康教育。

  “學校能為(wei) 學生提供優(you) 質的學習(xi) 生活環境和科學的健康教育知識,政府和疾控機構能夠提供政策指導和技術支持,社區和家庭則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學生養(yang) 成健康的習(xi) 慣。”宋逸說,為(wei) 了確保多病共防的效果,需要政府、專(zhuan) 業(ye) 機構、學校、家庭和社區等多方麵的緊密協作,共同構建一個(ge) 全麵而立體(ti) 的防護網絡。

  實現多方協作,專(zhuan) 家認為(wei) ,關(guan) 鍵在三方麵,首先要確保幹預策略的執行具有連續性和一致性,確保過程有組織;其次,必須建立有效的監測和評估機製,實現快速反饋幹預效果,並根據反饋結果不斷調整和優(you) 化幹預策略;最後,需要考慮地區間的差異,因地製宜,使各個(ge) 區域根據實際情況落實協作模式,確保每位學生都能獲得適當的健康服務。

  下一步,有關(guan) 部門將積極探索並實踐“政府-專(zhuan) 業(ye) 機構-學校-家庭-社區”五位一體(ti) 的協作模式,以期積累更多具有可操作性的具體(ti) 措施。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