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家接續努力、久久為(wei) 功,像守護家園一樣守護好長城,弘揚長城文化,講好長城故事,帶動更多人了解長城、保護長城,把祖先留下的這份珍貴財富世世代代傳(chuan) 下去,為(wei)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5月1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北京市延慶區八達嶺鎮石峽村的鄉(xiang) 親(qin) 們(men) 回信,向他們(men) 致以誠摯問候並提出殷切期望。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回信,深刻闡述了長城在中華民族發展中的重要地位,飽含著對這一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世界文化遺產(chan) 的珍視,寄托著對鄉(xiang) 親(qin) 們(men) 依托文化遺產(chan) 資源走上致富路的由衷欣慰和鼓勵,為(wei) 長城沿線地區進一步加強長城保護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為(wei) 各地做好曆史文化遺產(chan) 和自然遺產(chan) 的保護、傳(chuan) 承、利用提供了重要遵循。
我國豐(feng) 富的文物資源是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chan) ,其中以長城為(wei) 代表的文化遺產(chan) 已經成為(wei) 人類文明的共同財富。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長城文化價(jia) 值發掘和文物遺產(chan) 傳(chuan) 承保護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指導推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北京石峽村充分利用長城資源,保存原始風貌,發掘傳(chuan) 說故事,探索文旅融合,發展起遠近聞名的民宿和豐(feng) 富多彩的長城文化、非遺文化,人氣高漲、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石峽村的變化,正是鄉(xiang) 親(qin) 們(men) 沿著總書(shu) 記指引的方向加強文化遺產(chan) 保護利用的生動縮影。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和眾(zhong) 誌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充分認識到做好長城保護工作對於(yu) 展示中華民族燦爛文明、彰顯時代精神、匯聚中國力量的重要作用,發揮好長城在推動當地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促進群眾(zhong) 增收致富上扮演的重要角色,把祖先留下的珍貴財富世世代代傳(chuan) 下去。
我們(men) 要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囑托,像守護家園一樣守護好長城。要堅持把保護放在第一位,本著對曆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堅持最小幹預原則,切實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依法嚴(yan) 格保護。要進一步落實長城保護責任的剛性要求,建立完善長城違法案件和安全事故追責問責機製。要注重合理利用,使長城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zhong) 。要弘揚長城文化,講好長城故事,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長城廣泛分布在我國15個(ge) 省區市,建造存續時間超過2000年,長城文物和文化資源總體(ti) 規模大、分布範圍廣。沿線各地要因地製宜,係統梳理本地區長城資源的年代、類型、分布特點、營造方式等,齊抓共管,守土盡責,形成長城保護合力。
保護好、傳(chuan) 承好長城這一曆史文化遺產(chan) ,是我們(men) 共同的責任。各地區各部門要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曆史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以習(xi) 近平文化思想為(wei) 指引,堅定文化自信,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悉心嗬護長城一磚一石,發掘闡釋好長城曆史文化,代代傳(chuan) 承好長城精神,為(wei)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強大奮鬥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