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15日召開的新聞通氣會(hui) 上獲悉,2023年度秋糧旺季收購已結束,截至4月30日,主產(chan) 區各類糧食企業(ye) 累計收購秋糧超2億(yi) 噸,收購總量創近年新高。其中,玉米收購量達1.35億(yi) 噸,同比增加520萬(wan) 噸。今年夏糧收購即將展開,據調度各地數據匯總,預計夏糧旺季收購量約7000萬(wan) 噸,較去年略有增加,其中小麥約6300萬(wan) 噸。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副局長秦玉雲(yun) 表示,秋糧收購占全年糧食收購量的四分之三,是全年糧食收購工作的重中之重。秋糧上市後,稻穀價(jia) 格高開穩走、行情好於(yu) 上年,且優(you) 質優(you) 價(jia) 特征明顯,中晚秈稻、粳稻收購均價(jia) 一直高於(yu) 上年同期。春節後,隨著一係列政策措施落地生效,玉米、大豆收購價(jia) 格企穩回升。
夏糧收購是全年糧食收購工作首戰,抓好夏糧收購是確保糧食等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的有力舉(ju) 措。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糧食儲(chu) 備司副司長唐成表示,今年夏糧生產(chan) 形勢較好,如後期不發生大的自然災害,將再獲豐(feng) 收。目前夏糧收購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確保“有人收糧、有錢收糧、有倉(cang) 收糧、有車收糧”。據調度,河北、江蘇、安徽、山東(dong) 、河南、湖北6個(ge) 小麥主產(chan) 省共準備小麥倉(cang) 容近8000萬(wan) 噸;初步安排夏糧收購資金1100億(yi) 元。各地收購倉(cang) 容充足,收購資金到位,物流運輸通暢,市場秩序良好,為(wei) 保障夏糧收購順利開展打下良好基礎。
糧食要收得好,還要儲(chu) 得好、管得好。持續提升糧食收儲(chu) 安全保障能力,才能確保夏糧“顆粒歸倉(cang) ”。如何提供優(you) 質服務、減少農(nong) 戶儲(chu) 糧損失,是推進糧食產(chan) 後減損的重要一環。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安全倉(cang) 儲(chu) 與(yu) 科技司司長周冠華表示,將發揮好1000萬(wan) 套科學儲(chu) 糧裝具的示範作用,有效解決(jue) 農(nong) 戶“豐(feng) 收後的煩惱”;發揮好5500多家糧食產(chan) 後服務中心的保障作用,及時為(wei) 農(nong) 民提供糧食清理、幹燥等服務,促進糧食提檔升級,減少糧食產(chan) 後損失。
確保糧食數量安全的同時,還要提升糧食儲(chu) 存保質保鮮水平。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倉(cang) 儲(chu) 設施建設,倉(cang) 儲(chu) 設施規模逐年遞增,有效滿足糧食收儲(chu) 需要。截至去年末,全國糧食標準倉(cang) 房完好倉(cang) 容超7億(yi) 噸,較2014年增長了36%。糧倉(cang) 類型多樣,能夠滿足不同功能需要。其中,以收納、儲(chu) 備功能為(wei) 主的平房倉(cang) 占78%,以中轉功能為(wei) 主的立筒倉(cang) 占12%,兼顧收納、儲(chu) 備和中轉功能的淺圓倉(cang) 占6%。“十四五”以來,國家新建和改造升級倉(cang) 容超6500萬(wan) 噸,倉(cang) 房氣密、隔熱等關(guan) 鍵性能明顯提升,糧倉(cang) 綠色儲(chu) 糧功效和性能不斷升級。持續強化倉(cang) 儲(chu) 管理規範化,推廣應用綠色儲(chu) 糧技術,糧食保質保鮮儲(chu) 存能力明顯提升。截至去年末,全國實現低溫準低溫儲(chu) 糧倉(cang) 容2億(yi) 噸、氣調儲(chu) 糧倉(cang) 容5500萬(wan) 噸;國有糧庫儲(chu) 糧周期內(nei) 綜合損失率控製在1%的合理範圍內(nei) 。
糧食收購是糧食流通的重點環節,涉及主體(ti) 多、資金流動量大,一直以來都是糧食執法監管工作關(guan) 注的重點。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執法督查局局長鍾海濤表示,為(wei) 做好2024年度夏糧收購工作,將嚴(yan) 格履行監管責任,持續加大夏糧收購期間監管和執法力度,嚴(yan) 厲打擊涉糧違法違規行為(wei) ,對坑農(nong) 害農(nong) 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發現一起、嚴(yan) 查一起,絕不姑息。同時,將適時通報違法違規典型案例,發揮警示震懾作用。
糧食作業(ye) 安全管理事關(guan) 糧食從(cong) 業(ye) 人員和人民群眾(zhong) 的生命安全,做好安全生產(chan) 工作責任重大、意義(yi) 重大。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應急物資儲(chu) 備司副司長陳林表示,各地嚴(yan) 格落實安全生產(chan) 主體(ti) 責任和監管責任,強化糧食收購作業(ye) 安全管理,持續推動安全生產(chan) 規範化、標準化、智能化、專(zhuan) 業(ye) 化、效能化和責任落實,堅決(jue) 防範各類安全事故發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