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是中國學生營養(yang) 日。
說到增強孩子體(ti) 質,一些家長可能會(hui) 習(xi) 慣性地問:該吃點什麽(me) 補品,吃點什麽(me) 藥物呢?其實,合理膳食才是提高孩子體(ti) 質的好辦法,而且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側(ce) 重點。
6月齡內(nei) 是人一生中生長發育的第一個(ge) 高峰期,身長、體(ti) 重、頭圍的增長速度最為(wei) 迅速,對能量和營養(yang) 素的需求相對高於(yu) 其他任何時期,但嬰兒(er) 的胃腸道和肝腎功能發育尚未成熟,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較低。此階段,母乳是嬰兒(er) 最理想的食物,能確保嬰兒(er) 體(ti) 格健康生長,且最適合嬰兒(er) 的消化、代謝能力,能滿足嬰兒(er) 全麵營養(yang) 需求。而且,母乳中富含抗體(ti) (IgA),能幫助孩子減少感染性疾病的發生,建議6月內(nei) 堅持純母乳喂養(yang) 。
嬰兒(er) 期孩子生長迅速,對維生素A、D的需求量大,適當補充維生素A、D,能為(wei) 孩子提供體(ti) 格生長、神經和心理發育的物質基礎。由於(yu) 母乳中維生素D含量低,建議在嬰兒(er) 出生後1~2周開始每日補充維生素D 10微克(400U);如果孩子為(wei) 早產(chan) 兒(er) 或雙胎,還需適當補充鐵劑。
對該階段的嬰幼兒(er) 來說,母乳仍然是重要的營養(yang) 來源,但單一的母乳喂養(yang) 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孩子對能量及營養(yang) 素的需要,是時候合理添加輔食了。從(cong) 滿6月齡起,孩子的飲食中要逐步引入各種食物,從(cong) 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開始,如強化鐵的嬰兒(er) 米粉、肉泥、肝泥。但需注意,每次隻引入一種新的食物,待適應2~3天,無嘔吐、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後,再添加其他新的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逐漸實現食物多樣化。
穀物類如稠粥、軟飯、麵條可以為(wei) 嬰兒(er) 提供能量,動物性食物如畜禽肉、蛋、魚蝦、肝髒等動物性食物富含優(you) 質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蔬菜水果是維生素、礦物質及纖維素的重要來源,豆類是優(you) 質蛋白質的來源,植物油可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均是該階段嬰幼兒(er) 生長發育和維持健康體(ti) 質必不可少的。當然,維生素D也需要繼續補充(1歲前400U/d,1歲後600U/d)。
學齡前兒(er) 童的飲食應由多種食物構成的平衡膳食提供,這個(ge) 階段的孩子平均每天應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達到25種以上。
多樣的食物包括:
(1)穀薯、雜豆類食物:平均每天3種以上,每周5種以上;
(2)蔬菜、菌藻及水果類食物:平均每天4種以上,每周10種以上,蔬果每日不少於(yu) 300克,其中深色蔬菜占1/2;
(3)魚、蛋、畜肉及禽肉類食物:平均每天3種以上,每周5種以上;
(4)奶、大豆及堅果類食物:平均每天有2種,每周5種以上。奶蛋類是優(you) 質蛋白質和鈣的最佳來源,優(you) 質蛋白質是維持生長發育和健康體(ti) 質的重要營養(yang) 物質。學齡前兒(er) 童每日需攝入奶類300~500毫升或相當量的奶製品,可選擇液態奶、酸奶、奶酪等無添加糖的奶製品;每日一個(ge) 雞蛋,最好選擇水煮蛋或蒸蛋。2-5歲兒(er) 童新陳代謝旺盛、活動量大、出汗多,需要及時補充水分,每天飲水量需600~800毫升。
學齡兒(er) 童處於(yu) 生長發育階段,還麵臨(lin) 學業(ye) 壓力,要維持生長發育和健康體(ti) 質,能量和營養(yang) 素的需求量更高。免疫功能想要好,首先要有“材料”,平衡膳食就是這“材料”最好的來源。
平衡膳食可提供多種營養(yang) 素,支持最佳的免疫功能。孩子們(men) 要吃各種食物,營養(yang) 搭配合理,一日三餐、定時定量、飲食規律。每天吃早餐,且吃好早餐,早餐食物應包括穀薯類、蔬菜水果、奶、動物性食物、豆、堅果等食物中的三類及以上;每日都要攝入碳水化合物(穀薯類)、蛋白質(魚蝦蛋肉)、纖維素(蔬菜和水果)、奶製品。學齡兒(er) 童飲食要清淡,少鹽少油少糖。足量飲水,少量多次,首選白開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飲料。
兒(er) 童要增強體(ti) 質,改善免疫功能,在平衡膳食基礎上,還可以適當補充維生素A、D。平時挑食偏食、不愛吃蔬果以及戶外活動少的孩子,容易缺乏維生素A、D;嬰兒(er) 期、青春期生長發育快,鐵需求大,青春期女孩因為(wei) 月經可能導致鐵額外丟(diu) 失,從(cong) 而影響生長發育。
合理膳食是兒(er) 童青少年提高體(ti) 質、增強免疫力的基礎,隻有打牢了“地基”——平衡膳食,不斷獲取免疫係統所需要的“材料”——優(you) 質蛋白質和重要的維生素——A、D等,孩子們(men) 才能擁有健康體(ti) 魄。
作者:湖南省兒(er) 童醫院兒(er) 童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副主任醫師 蔡姿麗(li)
審核:國家健康科普專(zhuan) 家庫專(zhuan) 家、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臨(lin) 床營養(yang) 科主任醫師 陳偉(wei)
策劃:張燦燦 王寧
編輯:範洪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