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樓市迎來諸多利好,四項重磅政策同時出爐,包括購房首付比例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下調、房貸利率取消下限,還有一個(ge) 就是收購庫存房源充當保障房。特別是中國人民銀行5月17日下午宣布,將提供3000億(yi) 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支持政府收儲(chu) 行為(wei) ,引起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那麽(me) ,為(wei) 何“去庫存”成了當前房地產(chan) 複蘇的當務之急呢?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麵積為(wei) 74553萬(wan) 平方米,同比增長15.7%。其中,住宅待售麵積增長24.5%。
增長15.7%和24.5%說明什麽(me) ?說明4月份以來,市場供需都在下行,使得庫存總量進一步在加大。一方麵是由於(yu) 3月份原本的“小陽春”沒來,市場需求進一步萎縮,從(cong) 而導致新一輪降價(jia) ,市場觀望氣氛更濃。另一方麵是盡管去年以來二手房交易在回升,但回升的數量趕不上掛牌賣房的數量,各地二手房掛牌量都在創新高,進一步導致沒人買(mai) 新房了。
中央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yu) 工程學院教授易成棟分析稱:“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剛性需求,有買(mai) 房的願望,但是因為(wei) 銷量和價(jia) 格在下降,所以還在繼續觀望。隨著交易量和價(jia) 格的下行,開發商也會(hui) 出現資金鏈困難。市場就出現了一個(ge) 向下緊縮的循環,這個(ge) 時候就需要政府采取一些政策,打破這個(ge) 循環,讓市場走向平穩健康。”
而記者從(cong) 易居研究院等市場機構拿到的統計數據也顯示,當前庫存很高的矛盾點並不在於(yu) 房地產(chan) 企業(ye) 供應了太多房源,而是在於(yu) 庫存消化能力一直處於(yu) 低位,即銷售不振。據易居研究院統計,全國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庫存銷售周期目前為(wei) 25.3個(ge) 月,而新建商品住宅的合理銷售周期應為(wei) 12—14個(ge) 月。
近期,多個(ge) 城市或地區已經出台“以購代建”相關(guan) 政策,鼓勵收購存量房用於(yu) 保障房。
從(cong) 目前各地的政策來看,“以購代建”主要有兩(liang) 個(ge) 目標:一是加快存量商品房去庫存,二是助力保交樓和房地產(chan) 融資協調機製“白名單”的建立,以緩解房地產(chan) 企業(ye) 資金方麵的困局。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城市經濟與(yu) 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趙秀池分析稱:“因此收購存量商品房作為(wei) 保障房,使開發商的商品房能夠順利實現其價(jia) 值,另一方麵增加了保障房供給,滿足了更多被保家庭的需要,促進了商品房與(yu) 保障房雙輪驅動、雙軌運行的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專(zhuan) 家表示,近期有關(guan) “以購代建”政策的實施,下一步無疑會(hui) 給市場帶來一定的正麵效應。在各地具體(ti) 執行的過程中,關(guan) 於(yu) 資金來源的可持續性,以及這些收儲(chu) 商品房的運營管理能力,都是考驗政策未來效果的關(guan) 鍵。
中央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yu) 工程學院教授易成棟表示,這個(ge) 政策要注意到中國的地方差異非常大,不同城市有不同的情況,因城施策還是很有必要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