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主席日前對匈牙利進行國事訪問,中匈兩(liang) 國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匈牙利關(guan) 於(yu) 建立新時代全天候全麵戰略夥(huo) 伴關(guan) 係的聯合聲明》。聲明指出,雙方將努力擴大兩(liang) 國人文交流合作,共同辦好2024年中匈建交75周年慶祝活動,不斷鞏固兩(liang) 國人民友誼和雙邊關(guan) 係社會(hui) 基礎。
近日,本報記者探訪了位於(yu) 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布達佩斯中國文化中心、羅蘭(lan) 大學中文係和中國駐布達佩斯旅遊辦事處,切實感受到中匈友好根基不斷夯實、兩(liang) 國人文交流蓬勃發展、民心相通持續加深。
讓匈牙利民眾(zhong) 更加喜愛中國文化
從(cong) 寧靜寬闊的城市公園步行10分鍾左右,一幢純白色的歐式古典建築便映入眼簾——這是新裝修完成的布達佩斯中國文化中心,進入其中就會(hui) 發現,這裏充滿中國元素,景觀花園展現鮮明的蘇州園林特色。
“我們(men) 采用‘新中式’的概念,讓這座建築既保有原本的歐式風情,與(yu) 街道的整體(ti) 風貌一致,又在空間中嵌入中式元素,使這棟建築體(ti) 現中匈文化的交融和互鑒。”布達佩斯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金浩向記者介紹。走上二樓平台,宛若江南庭院的景致盡收眼底。金浩說,2020年,布達佩斯中國文化中心在匈牙利正式注冊(ce) 成立,“我們(men) 的初心是做好中匈文化交流,通過與(yu) 當地文化機構、大學等深度合作,實現中華文化傳(chuan) 播交流的品牌化、本地化、年輕化”。
舉(ju) 辦“月餅製作坊”活動,邀請匈牙利糕點師現場製作“匈牙利式月餅”;推出介紹中國蘇繡與(yu) 匈牙利馬丘刺繡的係列視頻;用“匈牙利揚琴”辛巴龍演奏中國民族樂(le) 曲……中匈藝術文化在交流和對話中相互碰撞融合,增進了匈牙利民眾(zhong) 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和喜愛。
去年9月,布達佩斯中國文化中心組織匈牙利攝影家代表團赴中國采風。“中國的發展日新月異,現代化建設取得的成就很大。”匈牙利攝影家薩莫迪·若爾特對中國快捷便利的移動支付、井井有條的城市交通、熱情歡快的廣場舞人群印象頗深,“穿行在街頭巷尾,我體(ti) 會(hui) 到中國文化的內(nei) 涵隨時代變遷而變得日益豐(feng) 富”。
近年來,隨著兩(liang) 國合作和交流持續深化,不少匈牙利博物館、美術館、圖書(shu) 館等紛紛牽手布達佩斯中國文化中心,希望共同推介中國文化。今年是中匈建交75周年,文化中心組織策劃了一係列活動。“最重要的是要讓匈牙利民眾(zhong) 更加喜愛中國文化。”金浩說。
中文教學推動兩(liang) 國民心相通
匈牙利羅蘭(lan) 大學中文係位於(yu) 該校的F樓。沿著樓梯拾級而上,牆上一幅幅照片記錄著這裏舉(ju) 辦過的中國文化活動。樓裏裝飾著中國水墨畫和書(shu) 法作品,大部分指示牌由匈中兩(liang) 國文字書(shu) 寫(xie) ,路過的老師和同學們(men) 幾乎都能用中文交流。
羅蘭(lan) 大學中文係曆史悠久,去年11月舉(ju) 行了該係成立百年慶典。“我們(men) 見證了匈中文化和教育交流的不斷深入,也見證了兩(liang) 國友好關(guan) 係的不斷發展。”羅蘭(lan) 大學副校長、孔子學院匈方院長郝清新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他曾獲得第十四屆中華圖書(shu) 特殊貢獻獎,是匈牙利知名的漢學家,參與(yu) 編撰了新版《匈漢詞典》。在他的帶領下,羅蘭(lan) 大學不僅(jin) 成為(wei) 培養(yang) 匈中雙語人才的搖籃,也成為(wei) 中東(dong) 歐地區重要的東(dong) 亞(ya) 研究中心。
隨著中國在匈牙利的投資不斷增長,中國企業(ye) 對雙語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羅蘭(lan) 大學積極推動畢業(ye) 生與(yu) 企業(ye) 對接,不僅(jin) 通過舉(ju) 辦招聘會(hui) 幫助學生找工作,還為(wei) 學生們(men) 到企業(ye) 實習(xi) 提供便利。
在書(shu) 畫藝術課堂上,匈牙利藝術家霍爾瓦特·雅尼斯正耐心地教授學生們(men) 練習(xi) 書(shu) 法。這節課的書(shu) 法練習(xi) 是漢字“永”,他走到臨(lin) 帖的學生身邊,一一講解筆畫要點,親(qin) 自示範運筆技巧。
“我原本是一名字體(ti) 設計師,年輕的時候偶然接觸到漢字,這為(wei) 我打開了全新的世界。後來我不僅(jin) 學習(xi) 書(shu) 法,還專(zhuan) 門到浙江杭州進修中國國畫課程。”霍爾瓦特說,他現在每年教40多名學生,很多學生已學習(xi) 書(shu) 法多年,“中國文化之美吸引了很多匈牙利民眾(zhong) ”。2022年,羅蘭(lan) 大學孔子學院出版了一本學生優(you) 秀國畫和書(shu) 法作品集《水墨丹青》。“這些作品是課程的結晶,也是匈牙利民眾(zhong) 對中國文化喜愛的象征。”霍爾瓦特說。
艾妮克·加婭絲(si) 是羅蘭(lan) 大學孔子學院文化項目協調專(zhuan) 員。她的辦公室裏擺放著各種與(yu) 中國有關(guan) 的紀念品、玩偶、書(shu) 籍等。“這些是我們(men) 為(wei) 文化宣傳(chuan) 活動準備的。”艾妮克說,去年,羅蘭(lan) 大學孔子學院舉(ju) 辦了60多場中國文化交流活動,既有為(wei) 幾十名學生舉(ju) 辦的講座,也有十幾萬(wan) 民眾(zhong) 參加的春節廟會(hui) 、龍舟會(hui) 等。
“要知道,匈牙利總人口不到1000萬(wan) ,但每年的中國文化活動都格外火爆。”艾妮克自豪地說,最受歡迎的是書(shu) 法展示——很多民眾(zhong) 排隊學寫(xie) 漢字,兩(liang) 位書(shu) 法老師從(cong) 早忙到晚。“我們(men) 還會(hui) 邀請匈牙利民眾(zhong) 組成的舞龍舞獅隊或者武術隊參加表演,這些活動深受歡迎。”艾妮克表示。
旅遊業(ye) 合作前景更加廣闊
匈牙利是一個(ge) 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有著壯美的自然風光和豐(feng) 富多彩的人文景觀。2003年,匈牙利成為(wei) 中國在中東(dong) 歐地區第一個(ge) 旅遊目的地國。此後,中國赴匈旅遊人數持續增長。
在布達佩斯李斯特國際機場,所有指示牌都配有中文標識;市中心的部分交通自動售票機上也有中文顯示,方便中國遊客出行。匈牙利旅遊局還推出了多條旅遊路線,希望通過布達佩斯以外的鄉(xiang) 村深度遊以及在多瑙河乘坐區域郵輪等,讓更多中國遊客探索具有獨特魅力的匈牙利文化。
匈牙利國家旅遊局局長柯尼德告訴本報記者,中國是匈牙利旅遊業(ye) 最重要的客源市場之一。匈牙利高度重視與(yu) 中國在旅遊領域的合作,旅遊業(ye) 已成為(wei) 匈中兩(liang) 國合作的重點領域之一。“中國遊客對匈牙利的認可度很高。中國朋友對裴多菲、李斯特等匈牙利曆史名人耳熟能詳,這也增加了匈牙利旅遊的美譽度。”他表示,今年6月底將有新的匈中直飛航班開通,展現出匈中兩(liang) 國旅遊合作的巨大潛力。
近期,中國宣布對匈牙利等國試行免簽政策以及針對外籍來華人員優(you) 化支付服務等措施,讓匈牙利民眾(zhong) 赴華旅遊更加便利。2016年開業(ye) 的中國駐布達佩斯旅遊辦事處,是中國在中東(dong) 歐地區設立的首個(ge) 旅遊辦事處。8年來,中國駐布達佩斯旅遊辦事處在匈牙利舉(ju) 辦豐(feng) 富多彩的旅遊推廣活動,吸引越來越多的匈牙利民眾(zhong) 到中國走一走、看一看。匈牙利漢學家安奈特在辦事處擔任顧問,她告訴記者,每次辦事處舉(ju) 辦中國文化活動,現場民眾(zhong) 的參與(yu) 度都很高。
去年6月,數千名當地民眾(zhong) 參加了首次在布達佩斯舉(ju) 辦的“茶和天下·雅集”暨中國茶文化主題展。在這場活動中,10名中文專(zhuan) 業(ye) 的匈牙利學生在中國老師的指導下,成為(wei) 活動上的“茶藝師”,不僅(jin) 展示製茶工藝,請參觀者品嚐中國茶,還介紹茶背後的故事和曆史,幫助參觀者了解中國文化。“不少匈牙利民眾(zhong) 向我谘詢在哪裏可以買(mai) 到中國茶和茶具。”中國駐布達佩斯旅遊辦事處工作人員劉傑說,參與(yu) 活動的大部分是匈牙利年輕人,他們(men) 對中國文化有著濃厚的興(xing) 趣。
“中國文化在匈牙利獲得良好傳(chuan) 播,讓更多匈牙利民眾(zhong) 產(chan) 生親(qin) 身到中國參觀的願望。文化上的相互吸引讓匈中兩(liang) 國旅遊合作大有可為(wei) 。”安奈特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