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搶抓機遇,完善現代化產業體係(評論員觀察)

發布時間: 2024-05-24 08:45:00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必須掌握快與(yu) 慢的辯證法,既要搶占先機,又要“保持曆史耐心”

  海南自貿港,引領新時代改革創新的鮮明旗幟。我國首個(ge) 商業(ye) 航天發射場、首個(ge) 數字保稅區誕生,化療前給藥、擁有全係骨髓保護作用的全球創新藥填補空白,全球首個(ge) 陸上商用小型核反應堆“玲龍一號”核心模塊吊裝成功……製度集成創新“賦能”,科學技術成果“上新”。

  這是“時間不等人”的膽識。

  江蘇南京紫金山實驗室,網絡安全和發展的科技創新高地。劉韻潔院士向前來考察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匯報時說:“今天給您交作業(ye) 來了,作業(ye) 有點難,我們(men) 完成的時間有點長。”

  這是“十年磨一劍”的堅守。

  快與(yu) 慢,藏著時間的哲學,蘊含發展的邏輯。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我們(men) 必須搶抓機遇,加大創新力度,培育壯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chan) 業(ye) ,完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同時也提醒“但這不是一時半會(hui) 兒(er) 的事情”“要防止一哄而上”。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必須掌握快與(yu) 慢的辯證法,既要搶占先機,又要“保持曆史耐心”。

  快,就要搶抓機遇,“看準了就抓緊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在守住根基、穩住陣腳的基礎上積極進取,不停步、能快則快,爭(zheng) 取最好結果。”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核心要素。麵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唯有創新,才能避免“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錯過整整一個(ge) 時代”。

  當低空成為(wei) 發展資源,低空經濟寫(xie) 入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無數弄潮兒(er) 破浪奮楫。民航局支持設立20個(ge) 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和基地,深圳出台首部地方專(zhuan) 項法規,無人機、直升機、固定翼飛機企業(ye) 你追我趕,通用航空裝備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加速升級……乘勢而上,一個(ge) 前景廣闊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拔節成長。

  “我們(men) 在新賽道上不能掉隊”,必須把握大勢、搶占先機,激發超乎尋常的緊迫感、時代感,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快,要防止“犯急躁病”,不能急於(yu) 求成。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我們(men) 要把握好節奏和力度,久久為(wei) 功、步步為(wei) 營,一仗接著一仗打。

  聽聞中國企業(ye) 努力占領全球新能源產(chan) 業(ye) 製高點的情況,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用“亦喜亦憂”表達心情:“喜的是,我們(men) 這一行在全世界走在前頭了;憂的是,就怕來個(ge) 大呼隆,先是一哄而起,最後一哄而散。”考察南瑞集團有限公司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勉勵企業(ye) 員工:“我們(men) 說大器晚成,大器是什麽(me) ?就是那些最好的東(dong) 西、最高精尖的東(dong) 西,這些東(dong) 西都不是一下子可以做成的,都要下很大的功夫,甚至要用畢生精力。”

  從(cong) 科技創新到產(chan) 業(ye) 布局,“任何時候我們(men) 都不能走那種急就章、竭澤而漁、唯GDP的道路”。

  湖北宜昌,長江上中遊的分界點,這裏的磷化工產(chan) 業(ye) 曾造成環境持續惡化。2017年起,當地對域內(nei) 化工企業(ye) 實施“關(guan) 改搬轉治綠”,加速轉向新能源電池材料產(chan) 業(ye) 。一增一減,謀的是長遠之勢,行的是長久之策。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建立統一市場、加快轉方式調結構,這是已經明確的方向和重點,要用‘快思維’、做加法。而科學利用水資源、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布局、統籌港口岸線資源和安排一些重大投資項目,如果一時看不透,或者認識不統一,則要用‘慢思維’,有時就要做減法。”

  “來而不可失者,時也”,分秒必爭(zheng) 。我們(men) 要奔著最緊急、最緊迫的問題去,緊盯顛覆性、前沿性技術,抓牢戰略性、先導性產(chan) 業(ye) 。“駑馬十駕,功在不舍”,久久為(wei) 功。我們(men) 也要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滴水穿石,厚積薄發。

  快慢之道,是創新之道,更是發展之道。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