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東(dong) 部戰區組織戰區陸軍(jun) 、海軍(jun) 、空軍(jun) 、火箭軍(jun) 等兵力,於(yu) 23日至24日位台島周邊開展“聯合利劍-2024A”演習(xi) ,重點演練聯合海空戰備警巡、聯合奪取戰場綜合控製權、聯合精打要害目標等科目,艦機抵近台島周邊戰巡,島鏈內(nei) 外一體(ti) 聯動,檢驗戰區部隊聯合作戰實戰能力。這是對台灣地區領導人“5·20”講話釋放謀“獨”挑釁危險信號的堅決(jue) 懲戒,是對外部勢力縱容支持“台獨”、幹涉中國內(nei) 政的嚴(yan) 厲警告。台海演兵、利劍高懸,這場大規模實兵演習(xi) 正當及時必要,展現了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核心利益的堅強決(jue) 心、堅定意誌、強大能力,彰顯了我們(men) 對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零容忍、不姑息和對外來幹涉敢於(yu) 鬥爭(zheng) 的嚴(yan) 正立場。
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漫長曆史中,追求統一、反對分裂始終是全民族的主流價(jia) 值觀。搞“台獨”,是分裂國家的嚴(yan) 重罪行,損害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和兩(liang) 岸同胞共同利益。台灣地區領導人在上台講話中態度猖狂、大放厥詞,講話通篇充斥敵意與(yu) 挑釁、謊言與(yu) 欺騙,“台獨”立場更加激進冒險。他赤裸裸販賣“兩(liang) 國論”、炒作“台獨正名”,妄圖改變兩(liang) 岸關(guan) 係性質,這是對一個(ge) 中國原則的嚴(yan) 重挑釁,激起了億(yi) 萬(wan) 中國人民的強烈憤慨,必須通過有力懲戒給其當頭棒喝。
經曆過去8年兩(liang) 岸關(guan) 係的急轉直下,兩(liang) 岸同胞都期盼兩(liang) 岸關(guan) 係能重現和平發展、交流合作的榮景。台灣地區領導人無視“雙少數執政”的現實,罔顧島內(nei) 主流民意,怙惡不悛、一意孤行,極力渲染大陸對台“威脅”,煽動“反中抗中”,蓄意升高兩(liang) 岸對立對抗。這個(ge) “台獨工作者”惡毒攻擊汙蔑大陸,惡意撕裂兩(liang) 岸同胞感情,還叫囂要“強化國防”“發揮威懾”,妄圖“以武謀獨”。這是要把廣大無辜台灣同胞綁上暴衝(chong) 的“台獨”戰車,隻會(hui) 將台灣進一步推向兵凶戰危的險境。對其囂張氣焰必須通過有力懲戒予以堅決(jue) 壓製。
台灣地區領導人在講話中盡顯奴顏媚骨,極力向外部勢力兜售“台灣的利用價(jia) 值”,露出賣國賊的可恥嘴臉,企圖通過“賣台”換取外部勢力為(wei) 其謀“獨”撐腰,死心塌地搶當外部勢力遏製中國發展的“馬前卒”“急先鋒”。對於(yu) 台灣地區領導人引狼入室、“倚外謀獨”和外部勢力幹涉台灣問題,必須通過有力懲戒亮明態度、劃出紅線。
台灣自古屬於(yu) 中國,曆史經緯清晰、法理事實清楚。世界上隻有一個(ge) 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曆史和法理事實不容置疑,台灣從(cong) 來不是一個(ge) 國家而是中國一部分的地位不容改變。如果任由“台獨”分裂分子與(yu) 外部勢力勾連作亂(luan) ,將是對台海現狀最危險的改變,也是對兩(liang) 岸和平統一前景最嚴(yan) 重的破壞。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14億(yi) 多中國人民的共同意誌。我們(men) 對圖謀分裂國家決(jue) 不容忍、決(jue) 不姑息,決(jue) 不為(wei) 任何形式“台獨”行徑和外來幹涉留下任何餘(yu) 地,必須作出強有力反製。
需要指出的是,我們(men) 的所有反製措施針對的是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廣大台灣同胞。兩(liang) 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都是中國人,沒有人比我們(men) 更希望通過和平的方式實現祖國統一。我們(men) 對骨肉同胞,滿是關(guan) 愛親(qin) 情;對“台獨”逆流,則違法必懲。廣大台灣同胞應堅定站在曆史正確的一邊,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明辨是非、奉義(yi) 而行,和大陸同胞一道,堅決(jue) 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幹涉,把台灣前途命運牢牢掌握在兩(liang) 岸中國人手中。
統一是曆史大勢,是正道;“台獨”是逆流,是絕路。我們(men) 必須維護正道、阻遏逆流,對曆史負責,對民族負責,對未來負責。“台獨”勢力挑釁愈甚,反製愈烈。任何企圖分裂中國領土的行徑,都將遭到包括台灣同胞在內(nei) 的全體(ti) 中國人民堅決(jue) 反對,也必將被滾滾向前的曆史車輪碾得粉身碎骨。“手中電曳倚天劍,直斬長鯨海水開。”民進黨(dang) 當局及其領導人、“台獨”分裂勢力若不懸崖勒馬,膽敢鋌而走險,必將自取其辱、自尋絕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