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國小麥陸續進入集中收獲期。夏糧生產(chan) 是全年糧食生產(chan) 的第一季,夏糧產(chan) 量占全年糧食產(chan) 量的五分之一以上,夏油占全年油料產(chan) 量的四成。夏糧豐(feng) 收能為(wei) 全年糧食豐(feng) 收贏得主動,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局提供有力支撐。因此,要紮實做好“三夏”工作,確保夏糧豐(feng) 收。
春爭(zheng) 日,夏爭(zheng) 時。做好“三夏”工作,“搶”字為(wei) 先,搶收夏糧,搶種秋糧作物,為(wei) 秋糧豐(feng) 收打好基礎。眼下,夏糧收獲正由南向北有序推進,極端天氣給夏收帶來嚴(yan) 峻挑戰。河南、安徽、江蘇等小麥主產(chan) 區出現明顯強降雨,可能會(hui) 增加小麥收獲難度,對糧食晾曬產(chan) 生不利影響。各地要強化跨區機收組織調度,充分發揮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作用,做好搶收搶種、抗旱排澇、糧食轉運、烘幹儲(chu) 存等農(nong) 事作業(ye) 服務,確保夏糧應收盡收、應收快收,統籌做好夏糧田管、夏播準備,降低自然災害影響。
精心抓好夏收工作,還要確保夏糧收儲(chu) 。有關(guan) 部門預計今年夏糧旺季收購量7000萬(wan) 噸左右,較去年略有增加,其中小麥6300萬(wan) 噸左右。從(cong) 各地夏糧收儲(chu) 準備情況看,倉(cang) 容充足,收購資金到位,物流運輸通暢,市場秩序良好,“有人收糧、有錢收糧、有倉(cang) 收糧、有車運糧”,為(wei) 保障夏糧收購順利開展打下良好基礎。夏糧收購應堅持市場化理念不動搖,積極引導各類糧食購銷、加工、貿易等企業(ye) 開展市場化收購,確保好糧賣好價(jia) 。同時,做好政策性收購,合理把握各級政府儲(chu) 備收儲(chu) 輪換時機、節奏和力度,發揮引領收購、提振市場的積極作用,維護糧食市場平穩運行。發揮最低收購價(jia) 收購托底作用,守住農(nong) 民“種糧賣得出”底線,確保農(nong) 民種糧有錢賺。
夏糧能否賣個(ge) 好價(jia) ,農(nong) 民能否獲得較好種糧收益,關(guan) 鍵還是要發展食品加工業(ye) 。各地應立足農(nong) 業(ye) 資源優(you) 勢、工業(ye) 製造優(you) 勢,發揮龍頭企業(ye) 作用,做優(you) 做強特色食品產(chan) 業(ye) 。從(cong) 短期看,此舉(ju) 能提高糧食就地加工轉化能力,有效緩解農(nong) 民“賣糧難”;從(cong) 長期看,發展糧食加工業(ye) 能帶動糧食全產(chan) 業(ye) 鏈上下聯動、融合發展,提升品質、打響品牌,推動主產(chan) 區從(cong) “賣原糧”向“賣產(chan) 品”“賣品牌”轉型,從(cong) “大糧倉(cang) ”向“大廚房”轉型,從(cong) “糧食大省”向“糧食強省”轉型。鼓勵引導各方構建“龍頭企業(ye) +合作社+農(nong) 戶”利益聯結機製,培育壯大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帶動農(nong) 民增收致富,提高農(nong) 業(ye) 發展質量效益,為(wei) 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提供支撐。
糧食產(chan) 業(ye) 是弱質產(chan) 業(ye) ,經常承受自然災害和市場波動雙重風險,需要不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國家支持糧食生產(chan) 的政策隻會(hui) 加強,不會(hui) 減弱。各地要抓住耕地和種子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把更多符合條件的農(nong) 田改造成高標準農(nong) 田,加快推進種業(ye) 科技創新,培育更多良種,從(cong) 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要強化產(chan) 業(ye) 引領,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推進糧食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高水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