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編織人生,光陰沉澱故事。一群大學生為(wei) 和他們(men) 朝夕相處的宿管叔叔阿姨們(men) 拍攝了一組照片 。歲月無痕,光影有色,聚光燈下的視角和構圖又記錄著怎樣的故事呢?
在廣東(dong) 湛江嶺南師範學院,學生們(men) 發起了一場義(yi) 拍活動。大家在學校活動中心搭建起簡易攝影棚,為(wei) 工作10年以上的宿舍管理人員拍攝專(zhuan) 屬形象照。48名學生用了74小時,打磨出33張照片,在照片裏,我們(men) 看到平凡崗位上的宿管工作者們(men) 神采奕奕,學生們(men) 的感恩和用心也在一張張照片的光影裏閃爍。
記錄光影 定格時光
打磨個(ge) 人專(zhuan) 屬形象照
一塊吸光板、一張幕布、一架相機、一盞補光燈、一個(ge) 柔光箱……在嶺南師範學院的學生活動中心,學生們(men) 正忙著搭建影棚,現場氣氛十分熱鬧。
搭好影棚,測試完燈光和相機參數,第一位宿管阿姨被邀請到化妝區。平時很少打扮自己的宿管阿姨,被一群學生圍著,多少有點害羞。
化好妝後,來到鏡頭前的宿管阿姨叔叔們(men) 一下子有點不知所措,大家幾乎都問了同樣的問題“我要怎麽(me) 笑呢?”“我的手要放哪裏?”還好,同學們(men) 早有準備,一套擺拍姿勢指引圖解決(jue) 了大問題。
48名學生用時74小時,打磨出了33張個(ge) 人專(zhuan) 屬形象照。拍照期間,大家一起聊學生時代,聊生活日常,聊起了當下和未來。
嶺南師範學院學生公寓管理中心主任 胡再妍:很珍貴,一輩子也忘不了。這些照片真的是多少年以後回憶起來,都要很感謝這幫小可愛,給我們(men) 拍了這一組形象照,讓我們(men) 留下了美好的瞬間。
用光影下的構圖
定格校園裏的親(qin) 情
這群參與(yu) 活動的學生,來自計算機、美術等專(zhuan) 業(ye) ,他們(men) 的專(zhuan) 業(ye) 幾乎都與(yu) 攝影攝像無關(guan) ,學生們(men) 是如何想到要組織這樣一場義(yi) 拍活動的呢?學校學生處的老師林一帆,是本次活動的發起人,她說,以前學生們(men) 也為(wei) 宿舍管理人員拍過生活照,這次選擇拍攝形象照,是大家一致覺得,形象照更能展示出宿管叔叔阿姨們(men) 的美。
嶺南師範學院學生處思教科老師 林一帆:形象照是很有儀(yi) 式感的,一方麵我們(men) 學生會(hui) 覺得,我們(men) 在回饋宿管阿姨(和叔叔),他們(men) 平時對我們(men) 非常好;另一方麵,宿管阿姨她會(hui) 覺得我這個(ge) 職位是很有價(jia) 值感的,是很有成就感的。
由於(yu) 此次活動經費有限,學生們(men) 隻花300塊錢買(mai) 了一盞燈、一個(ge) 柔光箱,其他設備、道具以及化妝品都是大家想辦法找來的。袁小紅是這次拍攝活動的組織者之一。她說,在社團群裏一發布這個(ge) 活動,就有很多同學搶著報名,原本隻需要20個(ge) 人,最終一共來了48名同學。
嶺南師範學院學生 袁小紅:大學四年,我們(men) 其實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的,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宿管,覺得他們(men) 是我們(men) 大學生活裏麵最親(qin) 近的,就是像親(qin) 人一樣的存在了。覺得這樣的活動非常有意義(yi) 。
選圖時,宿管陳曉暉眼睛有些濕潤。照片裏,光打在他的臉上,也勾起了他對年輕時光的回憶。
同學們(men) 為(wei) 活動取名“光影·留痕”,意在讓光影留下痕跡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借助光影,定格和放大這些平凡中的細節和感動。
歲月無聲,光影有痕,寒來暑往,校園裏的親(qin) 情也在每一個(ge) 平淡的日子中沉澱,在一束束光影、一幅幅構圖中被記錄在最美的光陰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