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台海觀瀾)“客家祖地”龍岩創建兩岸農業融合發展示範區

發布時間: 2024-05-30 18:50: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在福建省龍岩市漳平台灣農(nong) 民創業(ye) 園核心區內(nei) ,海峽兩(liang) 岸融合發展交流中心項目正加快建設,目前一、二、三號樓主體(ti) 已封頂。

  該項目總投資6250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建設兩(liang) 岸融合展示館、閩台文化陳列館、閩台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交流論壇中心、台胞台企服務中心等設施,建成後將成為(wei) 大陸28個(ge) 台灣農(nong) 民創業(ye) 園中兩(liang) 岸融合交流功能最完備的平台和今後海峽兩(liang) 岸農(nong) 業(ye) 交流大會(hui) 的重要承辦地。

  
5月23日,福建漳平,航拍正在建設中的海峽兩(liang) 岸融合發展交流中心。(無人機照片)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中共龍岩市委台灣工作辦公室、龍岩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曾佑繁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龍岩將發揮客家祖地優(you) 勢,通過加快“台灣特色小鎮”建設,講好“龍(岩)台(灣)一家人,同飲一杯茶”故事,深化“花茶兩(liang) 相宜·共話兩(liang) 岸情”係列活動,全力創建兩(liang) 岸農(nong) 業(ye) 融合發展示範區、海峽兩(liang) 岸現代林業(ye) 合作試驗區。

  龍岩是聞名海內(nei) 外的“客家祖地”和台胞重要祖籍地。台灣島內(nei) 500多萬(wan) 客家人中,從(cong) 龍岩直接遷台的客家人約有70萬(wan) 人。

  在人緣優(you) 勢之外,龍岩創建兩(liang) 岸農(nong) 業(ye) 融合發展示範區,還有漳平台灣農(nong) 民創業(ye) 園的平台支撐和“大陸阿裏山”兩(liang) 岸農(nong) 業(ye) 交流合作的品牌基礎。

  曾佑繁告訴中新社記者,漳平台灣農(nong) 民創業(ye) 園既是國家級海峽兩(liang) 岸青年就業(ye) 創業(ye) 示範基地,也是福建省台灣青年就業(ye) 創業(ye) 示範基地,已在大陸28個(ge) 台灣農(nong) 民創業(ye) 園建設發展年度綜合考評中連續7年位列第一,入選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

  目前,漳平台灣農(nong) 民創業(ye) 園入駐台企82家,匯聚台農(nong) 600多人,種植高山茶麵積5萬(wan) 餘(yu) 畝(mu) ,年產(chan) 茶5800多噸、產(chan) 值達10億(yi) 元。作為(wei) 漳平台灣農(nong) 民創業(ye) 園的核心區,永福鎮因其地理、氣候條件與(yu) 台灣阿裏山相近,被譽為(wei) “大陸阿裏山”,成為(wei) 台農(nong) 個(ge) 體(ti) 在大陸投資最密集、兩(liang) 岸種植台式烏(wu) 龍茶規模最大的鄉(xiang) 鎮。

  
2023年10月24日,第一屆海峽兩(liang) 岸農(nong) 業(ye) 交流大會(hui) 在福建省漳平市開幕。 中新社記者 張金川 攝

  “永福依然蘊藏著源源不斷的活力和潛力,推動兩(liang) 岸農(nong) 業(ye) 融合發展。”曾佑繁表示,2023年10月第一屆海峽兩(liang) 岸農(nong) 業(ye) 交流大會(hui) 在漳平舉(ju) 辦,簽署農(nong) 業(ye) 領域對台合作項目25個(ge) ,成功創建了海峽兩(liang) 岸農(nong) 業(ye) 交流示範品牌。

  曾佑繁稱,第二屆海峽兩(liang) 岸農(nong) 業(ye) 交流大會(hui) 正加緊謀劃舉(ju) 辦,以農(nong) 業(ye) 領域輻射帶動龍(岩)台(灣)各領域交融發展,推動總投資58億(yi) 元的25個(ge) 已簽約兩(liang) 岸農(nong) 業(ye) 合作項目盡快落地。

  今年5月11日,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出台5方麵的18項措施,支持福建深化閩台林草交流合作,促進兩(liang) 岸林草融合發展。其中包括,支持漳平市開展海峽兩(liang) 岸現代林業(ye) 融合發展試點工作,在承接台灣林業(ye) 產(chan) 業(ye) 轉移、開展科技交流、對接市場需求等方麵探索兩(liang) 岸融合發展。曾佑繁表示,新舉(ju) 措將助力龍岩創建兩(liang) 岸農(nong) 業(ye) 融合發展示範區、海峽兩(liang) 岸現代林業(ye) 合作試驗區。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