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群山環繞,綠樹蔥蘢,江水青碧……珠海與(yu) 林芝米林相隔萬(wan) 裏,卻心手相連,林海情深。2022年6月,廣東(dong) 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米林縣(珠海)工作組抵達林芝米林,開始了為(wei) 期三年的援藏工作。
成立於(yu) 20世紀60年代的米林農(nong) 場,擁有過諸多輝煌,但從(cong) 90年代起,農(nong) 場在市場競爭(zheng) 中逐漸失去競爭(zheng) 力。
2021年12月,米林農(nong) 場改製為(wei) 林芝農(nong) 墾嘎瑪農(nong) 業(ye) 有限公司。第十批援藏工作隊入駐後,接過上一批工作組的“接力棒”,製定了嘎瑪農(nong) 業(ye) 未來五年戰略發展規劃,即大力發展高原漁業(ye) ,推進高附加值水果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種植,打造“嘎瑪優(you) 選”貿易平台,讓林芝優(you) 質農(nong) 牧產(chan) 品插上“翅膀”,銷往粵港澳大灣區更廣闊的市場。
這是嘎瑪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
來自珠海正方集團有限公司的熊磊、陳鍾,是第十批援藏工作隊米林縣工作組成員。在嘎瑪櫻桃銷售的工作中,他們(men) 意識到產(chan) 品品控對銷量的影響,而延長保鮮期是其中至關(guan) 重要的一環。
經過一番調查研究,他們(men) 發現在果實采摘時佩戴手套,將果實連果柄一同摘下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保證櫻桃的新鮮。“摘果戴手套、保果要保柄”的新理念推廣開來。一個(ge) 小小的改變,將櫻桃保鮮期延長約5天,大大提升了產(chan) 品品質。
嘎瑪櫻桃迎來成熟季。
2022年以前,米林當地幾乎沒有水產(chan) 養(yang) 殖業(ye) ,更談不上產(chan) 業(ye) 化發展。如今,被國際市場譽為(wei) “淡水魚之王”的“中國香魚”從(cong) 廣東(dong) 飛越3200多公裏來到西藏,打開了高原漁業(ye) 養(yang) 殖的新局麵。
珠海市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中心水產(chan) 養(yang) 殖工程師駱明飛是廣東(dong) 省第十批援藏幹部人才。“在廣東(dong) 省相關(guan) 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工作組經過充分論證,確定了香魚適合在西藏林芝養(yang) 殖發展,並結合香魚南移、南繁技術,研究製定了香魚苗長途運輸、高原養(yang) 殖等相關(guan) 配套技術與(yu) 方案。”駱明飛說,香魚入藏後適宜當地的環境,取得顯著的養(yang) 殖成果,於(yu) 2023年豐(feng) 收節期間順利上市。
當前,米林農(nong) 場在引入香魚成功的基礎上,逐步投入使用養(yang) 殖設施30多畝(mu) ,養(yang) 殖虹鱒、鱸魚、黑魚、鯰魚等30多萬(wan) 尾,南美白對蝦、羅氏蝦等40多萬(wan) 尾。預計2024年生產(chan) 魚、蝦20多萬(wan) 斤,產(chan) 值達300多萬(wan) 元,高原漁業(ye) 將迎來嶄新發展機遇。
從(cong) 引入櫻桃等高附加值水果品種,推動農(nong) 場種植模式升級,到引進“香魚”拓展養(yang) 殖業(ye) ,農(nong) 產(chan) 品遠銷大灣區市場……廣東(dong) 援藏力量持續推動米林農(nong) 場升級,在市場中重新煥發活力和競爭(zheng) 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