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研討會(hui) 在京舉(ju) 行。與(yu) 會(hui) 嘉賓認為(we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發出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號召,為(wei) 中國文化建設指明了目標方向。在座談會(hui) 召開一周年之際,重溫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學習(xi) 領會(hui) 習(xi) 近平文化思想,共同交流學術研究成果,很有意義(yi) 。
文明立世,文化興(xing) 邦。文化興(xing) 則國運興(xing) ,文化強則民族強,是曆史的結論、現實的結晶。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發展,均有賴於(yu)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貫通傳(chuan) 統與(yu) 現代、過去與(yu) 未來,是波瀾壯闊的曆史進程,也是催人奮進的目標願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文化建設,明確指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men) 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圍繞這一使命,總書(shu) 記提出一係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閃耀馬克思主義(yi) 真理光芒,充盈中華文化獨特氣韻,引領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中鑄就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必須全麵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曆史,築牢中國式現代化的文明根基。知所從(cong) 來,方明所往。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黨(dang) 和人民偉(wei) 大鬥爭(zheng) 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裏有什麽(me) 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men) 今天這麽(me) 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隻有全麵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建設,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大的文明滋養(yang) 和精神力量。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必須堅定文化自信,為(wei) 民族複興(xing) 立根鑄魂,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堅定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立足中華民族偉(wei) 大曆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wei) 中國理論,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務。沒有文化自信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feng) 富,就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凝聚與(yu) 增強。要深刻領悟建設中華現代文明的時代意義(yi) 、曆史意義(yi) 、世界意義(yi) ,保持定力、奮發向上,從(co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汲取豐(feng) 富營養(yang) ,讓文化自信更加具有深厚的曆史底蘊和牢固的現實基礎。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必須一以貫之堅持走自己的路,譜寫(xie) 中華文化傳(chuan) 承發展的新篇章。中華民族一路走來,靠的不是窮兵黷武、不是對外擴張,而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凝聚與(yu) 感召、傳(chuan) 承與(yu) 創新。堅持走自己的路,不斷推進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的互動融合,使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通過創造性轉化成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的不竭源泉,為(wei) 世界讀懂中國、讀懂中國人民、讀懂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讀懂中華民族打開無限的空間,讓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傳(chuan) 承與(yu) 創新中煥發新時代的風采和力量,推動中華文明展現出更加旺盛的凝聚力、感染力、生命力、創造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