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看區域·中部篇|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區向“綠”而生

發布時間: 2024-06-04 22:53:00 來源: 新華社

  初夏的山西大同,微風中仍帶著絲(si) 絲(si) 涼意。

  一片4.96萬(wan) 畝(mu) 的采煤沉陷區被鬱鬱蔥蔥的綠色植被所覆蓋,大大小小的山梁上橫亙(gen) 著一排排的光伏板,蔚為(wei) 壯觀,它們(men) 不斷將綠色能源送入電網體(ti) 係。

  這是5月29日航拍的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範基地。(劉天宇 攝)

  但在2015年之前,這裏卻是黃沙漫天的撂荒地,植被覆蓋率僅(jin) 有10%左右。大同是一座典型的煤炭資源型城市,被稱為(wei) “煤都”,由於(yu) 長時間、大規模的煤炭開采,當地形成了大麵積的采煤沉陷區,成為(wei) 不小的“包袱”。

 

  采煤沉陷區臨(lin) 近礦區,電網接入條件好,大同又擁有豐(feng) 富的太陽能資源。當地因地製宜,建起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範基地,一期工程4.96萬(wan) 畝(mu) ,建設規模100萬(wan) 千瓦。

  5月29日,記者拍攝的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範基地一角。(新華社記者劉力航 攝)

  “基地於(yu) 2015年9月開工建設,吸引了京能、中廣核等企業(ye) 入駐,2016年6月30日全部並網發電。截至2024年3月底,基地累計發電124億(yi) 度。”大同市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誌偉(wei) 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基地采用了“林光互補”的生態恢複模式,在光伏板下種植大量的灌木等常綠植物,這樣既不影響發電效率,又促進了沉陷區水土保持。目前,基地範圍內(nei) 的植被覆蓋率達98%。

  運行近8年來,基地的光伏組件不斷升級迭代。除了有固定式的光伏板,還有可根據不同季節調節角度的光伏板,以及每天跟蹤太陽變化自動調節角度的光伏板,從(cong) 而提高發電量。光伏板的定期清理也從(cong) 人工清理,正逐步向機器人清理過渡。

  5月29日,記者拍攝的大同光伏發電監測服務中心的可視化係統。(新華社記者劉力航 攝)

  大同光伏發電監測服務中心是光伏基地一期工程的公共基礎設施之一,中心負責人韓誌成介紹,基地通過雲(yun) 計算、大數據、空間地理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對基地各類設備和關(guan) 鍵節點的監測。

  “我們(men) 開發了可視化係統,基地所有光伏組件每日每月的發電量、組件衰減率等信息都一目了然。”韓誌成說,“另外,我們(men) 還在基地設置了68個(ge) 沉陷監測點。當監測到沉陷異常情況後,我們(men) 會(hui) 通報給采煤企業(ye) 處理。”

  近年來,大同市在穩固煤炭“壓艙石”和煤電支撐保障作用的同時,積極推動發展新能源,提升清潔能源占比,推動能源綠色轉型發展。

  大同市能源局提供數據顯示,去年大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875.44萬(wan) 千瓦,占總裝機比重達到52%,光伏、風電並網容量861.66萬(wan) 千瓦,位列山西省第一方陣。

  記者:樊華、柴海亮、張旭東(dong) 、梁曉飛、汪奇文、徐偉(wei) 、李子怡

  海報:康薇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責編: 王智霖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