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夏糧主產(chan) 區小麥收獲進度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最新數據顯示,當前全國麥收達1.2億(yi) 畝(mu) ,進度過三成半,黃淮海夏糧主產(chan) 區已進入收獲高峰。
倉(cang) 廩實,天下安。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端牢“糧食飯碗”,關(guan) 乎人民群眾(zhong) 的吃飯大事,也關(guan) 乎國家長治久安的大事,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壓茬推進夏收、夏種和夏管,確保夏糧“豐(feng) 收到手”,為(wei) 秋糧再奪豐(feng) 收、實現全麵糧食生產(chan) 目標奠定堅實基礎。“三夏”農(nong) 忙時節,農(nong) 民搶抓農(nong) 時開展農(nong) 事勞作。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既做好“顆粒歸倉(cang) ”,又做好“秋糧入田”,耕好節糧減損“無形糧田”,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實施“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落實好大麵積提高單產(chan) 各項措施,奮力奪取秋糧和全年糧食豐(feng) 收。
全力以赴搶夏收,築牢全年糧食基石。“夏糧豐(feng) 收了,全年經濟就托底了。”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產(chan) 的第一仗,“麥”向豐(feng) 收的關(guan) 鍵時期,要搶抓農(nong) 時,讓“豐(feng) 收在望”變“豐(feng) 收在手”,就需要各地嚴(yan) 格落實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要求,環環相扣抓落實,確保顆粒歸倉(cang)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今年“三夏”期間,全國各地預計投入各類農(nong) 機具超1650萬(wan) 台(套)。機收是糧食“落袋為(wei) 安”的第一步,搶抓夏收好天氣,積極應對“爛場雨”,依靠農(nong) 機助力保豐(feng) 收,讓夏收更省時、省力、省心,繪就夏糧好“豐(feng) ”景。
不誤農(nong) 時促夏種,打牢秋糧豐(feng) 收基礎。“春爭(zheng) 日,夏爭(zheng) 時”,眼下,我國從(cong) 南到北,夏收、夏種、夏管正在火熱進行。在糧食入倉(cang) 的喜悅之中,也要不誤農(nong) 時,確保夏播麵積,在抗旱防澇上用心。做好夏播夏種工作,確保秋糧盡快入田,既要各相關(guan) 部門立足職責、各負其責,主動做好政策措施、交通保暢、防災服務、資金及農(nong) 資等保障工作,也要強化夏種的工作督導和技術指導,實地查看土地墒情,掌握第一手資料,確保夏播種足種滿、種在適播期。“三夏”生產(chan) 農(nong) 時緊、農(nong) 事重,要按時按質按量做好夏種工作,就要提升科技化、機械化水平,提升速度和效率,為(wei) 秋糧豐(feng) 收奠定基礎。
精耕細作忙夏管,守望下一場的豐(feng) 收。穩住糧食安全這一基石,既搶抓農(nong) 時加快麥收進度,確保夏糧豐(feng) 收在手,也要下足“繡花功夫”,統籌抓好夏管和夏播工作,完善水利設施建設,做到應澆盡澆,地方各級部門務必靠前服務,將責任壓實到田間地頭,讓更多新品種、新技術“破土而出”,要嚴(yan) 密防範病蟲害及氣象災害,全力以赴築牢糧食安全底線。同時,用好“科技小院”,推動科技特派員製度落實,助力農(nong) 民挑起“金扁擔”,提升夏管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以科技助力奔跑的“三夏”,讓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牢。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ge) 永恒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鬆。“三夏”農(nong) 忙時節,希望的田野,處處都是“風吹麥田千重浪”的好風景,這是詩意的豐(feng) 收田野,在夏收、夏種、夏管壓茬推進的過程中,孕育新希望,讓莊稼不負有心人。(作者係天府評論特約網評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