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新華全媒+|逐夢深藍——天津市推進海洋裝備製造高端化

發布時間: 2024-06-08 21:59:00 來源: 新華社

  晴天碧海,陣風帶著海洋的鹹鮮氣息。近日,由天津企業(ye) 自主設計的亞(ya) 洲首艘圓筒型海上油氣加工廠“海葵一號”,經過超1300海裏的遠航,順利抵達作業(ye) 海域,並與(yu) 提前布設在深海的錨腿進行連接。

  “海葵一號”是由海油工程天津設計院自主研發的高端海洋裝備,集原油生產(chan) 、存儲(chu) 、外輸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總重近3.7萬(wan) 噸,最大儲(chu) 油量達到6萬(wan) 噸,按照百年一遇的惡劣海況進行設計,壽命預計30年,可連續在海上運行15年不回塢。

  “我們(men) 突破了超大型結構物運輸設計等技術難題。”“海葵一號”安裝項目經理王繼強說,“‘海葵一號’能夠漂浮在數百米深的海麵上工作,為(wei) 我國深水油氣田高效開發提供新選擇。”


“海葵一號”在運輸途中(受訪者供圖)

  “海葵一號”是天津推進海洋裝備製造高端化的一個(ge) 縮影。近年來,臨(lin) 海而興(xing) 的天津,聚焦打造以成套海洋裝備為(wei) 核心、以關(guan) 鍵配套為(wei) 支撐、以鏈條式服務為(wei) 特色的完備產(chan) 業(ye) 鏈。

  早在2022年發布的《天津市海洋裝備領域科技創新發展工作方案》就提出,整體(ti) 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率5%以上、產(chan) 值規模年均增速15%以上的目標。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也是地球生態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從(cong) 潮汐能、波浪能等可再生能源,到錳、鎳等豐(feng) 富的礦藏,再到數不勝數的海洋生物,對於(yu) 人類而言,海洋是一筆寶貴的“藍色寶藏”。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如何保護海洋生態與(yu) 環境資源、實現人類與(yu) 海洋的和諧相處已經成為(wei) 世界關(guan) 注的重要話題。借由高端海洋裝備,天津力圖實現對海洋的綠色開發利用。

  十多層樓高、幾十噸重、看著像個(ge) 大煙囪……這是疊風新能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風力旋筒助推係統。

  “安裝後能夠實現船隻的全生命周期受益,預計年節油率約12%,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數百噸。”公司總經理李智表示,通過加強對於(yu) 綠色風能的使用效率,該裝備能夠顯著降低船隻燃油消耗。


圖為(wei) 我國自主研發製造的船用風力旋筒助推係統在船隻上投用(受訪者供圖)

  這家位於(yu) 天津港保稅區的企業(ye) ,將海洋裝備的綠色低碳化作為(wei) 主攻方向。“我們(men) 希望將綠色節能的理念貫徹到海洋開發利用的全過程中。”李智說。

  以天津港保稅區為(wei) 代表,天津誕生了數個(ge) 海洋裝備產(chan) 業(ye) 集群,海洋裝備研發、設計、製造、運維全產(chan) 業(ye) 鏈協同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定位為(wei) 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的天津,不斷推動海洋裝備製造高端化,為(wei) 我國探索海洋、和平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天津社會(hui) 科學院海洋經濟與(yu) 港口經濟研究所所長石森昌表示,海洋經濟是天津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chan) 業(ye) ,“藍色引擎”也在不斷賦能天津經濟高質量發展。

(責編: 韓璐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