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78屆聯大協商一致通過中國提出的設立文明對話國際日決(jue) 議,並將6月10日設立為(wei) 文明對話國際日。在多重危機挑戰交織疊加,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的當下,文明對話國際日的設立推動世界聚焦文明對話議題,促進不同文明間增進交流、和睦相處,可謂正逢其時、眾(zhong) 望所歸。
環顧當今世界,人類社會(hui) 再次來到曆史的十字路口。隨著地緣政治矛盾升溫,地區衝(chong) 突此起彼伏,和平赤字、安全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有增無減,人類共存麵臨(lin) 多重挑戰。找到文明和諧共處之道,成為(wei) 人類社會(hui) 麵臨(lin) 的重大課題。2023年3月1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xi) 近平提出全球文明倡議,向世界發出深入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促進人類社會(hui) 文明進步的真摯呼籲,得到國際社會(hui) 積極呼應。此次聯大關(guan) 於(yu) 設立文明對話國際日的決(jue) 議,充分體(ti) 現了全球文明倡議的核心要義(yi) 。聯大決(jue) 議強調,所有文明成就都是人類社會(hui) 的共同財富,倡導尊重文明多樣性,突出強調文明對話對於(yu) 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增進人類福祉、實現共同進步的重要作用,倡導不同文明間的平等對話和相互尊重,這些理念都與(yu) 中國主張相呼應。
聯大決(jue) 議通過後,14個(ge) 國家參加決(jue) 議核心小組,83個(ge) 國家參加聯署,充分表明全球文明倡議順應時代潮流、契合時代需求,中國理念和中國方案正越來越多地成為(wei) 國際共識。敘利亞(ya) 政治問題專(zhuan) 家馬希爾·伊赫桑認為(wei) ,聯大通過設立文明對話國際日的決(jue) 議,“體(ti) 現出中國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正不斷落地生根,轉化成更多服務於(yu) 全人類的公共產(chan) 品”。
如何對待不同文明,事關(guan) 人類文明進步,事關(guan) 世界和平發展。文明之間要對話,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唯有平等包容的文明對話交流才能消除歧視偏見、增進理解信任。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間,你了解我,我懂得你,道理就會(hui) 越講越明白,事情就會(hui) 越來越好辦。中方倡議聯大設立文明對話國際日,就是要充分發揮文明對話對於(yu) 消除歧視偏見、增進理解信任、促進民心相通、加強團結合作的重要作用,為(wei) 人類社會(hui) 團結應對共同挑戰注入正能量。泰國泰中“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倫(lun) ·披差翁帕迪認為(wei) ,決(jue) 議的通過體(ti) 現出各方在尊重文明多樣性方麵存在重要共識,文明對話國際日的設立在推動人類文明交流互鑒、世界和平發展的進程中具有重大意義(yi) 。
麵對氣候變化加劇、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等全球性挑戰,沒有哪個(ge) 國家能夠獨自應對,需要各國同舟共濟、通力合作,通過文明交流互鑒凝聚共識,從(cong) 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yang) ,尋找化解之道。為(wei) 此,各方應根據聯大決(jue) 議規定,倡導尊重文明多樣性,弘揚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重視文明的傳(chuan) 承和創新,積極推動人文交流與(yu) 合作,實現人類文明共同繁榮進步的美好願景。
在各國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在推動人類社會(hui) 現代化進程、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麵對共同挑戰,人類隻有和衷共濟、和合共生這一條出路。在前進的道路上,中國將與(yu) 世界各國一道,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chong) 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you) 越,在包容“不同”中尋求“共同”,在尊重“差異”中謀求“大同”,攜手譜寫(xie)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新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