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高溫頻繁、降水偏多——專家詳解氣候變化下的夏季氣候形勢

發布時間: 2024-06-13 08:57:00 來源: 新華網

  近期,北方高溫持續發展,南方強降雨不斷。進入夏季,天氣仿佛變得更加劇烈。今年夏天極端高溫和降水會(hui) 不會(hui) 更加頻繁?氣候形勢到底如何?

  據國家氣候中心氣象災害風險管理室研究員翟建青介紹,6月9日以來華北東(dong) 南部、黃淮等地出現高溫天氣過程,河北、山東(dong) 、天津等地共有42個(ge) 國家氣象站達到極端高溫閾值,86個(ge) 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超過40℃,高溫影響麵積約50萬(wan) 平方公裏,影響人口約2.9億(yi) 人。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加劇,近年我國高溫天氣呈現出首發日期提前、發生頻次增加、累計日數增多、影響範圍變廣、綜合強度增強的特點。”國家氣候中心服務室副主任李修倉(cang) 說。

  數據顯示,全國區域高溫天氣過程首次發生時間以每10年2.5天的速率在提前。1981年至1990年,每年高溫天氣過程平均最早發生在6月24日,2023年則提前到了5月28日,比常年偏早16天。同時,全國區域高溫過程累計日數呈顯著增多趨勢,平均每10年增加4.8天,高溫的平均影響範圍也不斷擴大。

  為(wei) 何高溫越來越強烈?

  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鄭誌海表示,全球變暖的氣候背景下,平均溫度升高,高溫天氣也趨於(yu) 頻繁,極端高溫事件增多增強或已成為(wei) 新常態。此外,自2023年5月開始的厄爾尼諾事件已趨於(yu) 結束,但其滯後影響仍將持續,並且大概率在2024年夏季轉變成拉尼娜事件。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通過海氣相互作用影響全球大氣環流,並導致包括我國在內(nei) 的全球各地氣候異常。

  而階段性大氣環流異常是區域高溫天氣形成的直接原因,我國東(dong) 部地區高溫主要受到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和西風帶暖高壓共同影響。在暖高壓控製的地區盛行下沉氣流,天空晴朗少雲(yun) ,不易成雲(yun) 致雨,太陽輻射強,近地麵加熱強烈,在高壓係統異常強大且穩定維持的條件下,極易形成持續性高溫天氣。

  今年夏季我國高溫天氣是否會(hui) 更加突出?

  “今年夏季高溫過程多,持續的高溫天氣頻繁,預計長江流域的高溫強度低於(yu) 2022年。”鄭誌海說,今年高溫天氣有明顯的階段性變化特征,6月主要是華北、黃淮等地高溫日數多、強度強,盛夏(7月至8月)則主要在江南、華南等地。

  今年4月華南前汛期開啟後,發生多次強降水過程,華南區域4月4日至6月11日累計降水量為(wei) 1961年以來曆史最多。當前,我國已全麵進入汛期,夏季降水是否會(hui) 持續偏多?

  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今年夏季(6月至8月)我國氣候狀況總體(ti) 偏差,澇重於(yu) 旱,東(dong) 部季風區降水總體(ti) 偏多,區域性和階段性洪澇災害明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局地發生極端性強降水的可能性較大。

  專(zhuan) 家表示,今夏氣候受到赤道中東(dong) 太平洋由厄爾尼諾向拉尼娜轉換影響,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偏強,副高外圍水汽輸送條件好,東(dong) 部季風區降水總體(ti) 偏多的可能性大。此外,我國氣候異常還會(hui) 受到其他海區(如印度洋、大西洋等)海溫變化,以及積雪、極冰等其他因素影響,這些因素在未來夏季的演變及其氣候影響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針對近期高溫天氣頻發,翟建青建議相關(guan) 部門做好高溫中暑防禦及衛生防疫工作,尤其是針對獨居老人、長期慢性病患者、降溫設施不足的低收入家庭和戶外作業(ye) 人員。同時加強科學調度,保障生活生產(chan) 用電,確保人畜飲用水和生產(chan) 用水等。此外,6月13日起南方將出現新一輪暴雨,降雨區域和前期高度重疊,專(zhuan) 家提醒要警惕持續降雨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高溫持續 北方多地多舉措積極應對

    這兩天,北方多地高溫持續,各地各部門多舉措積極應對。氣象監測顯示,6月12日,北京、山西、河北、河南、陝西、新疆等地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其中,河北、河南等地部分地區可達40~42℃。 [詳細]
  • 夏種進入高峰期 各地抗旱保夏種

    河南夏播麵積已過八成,針對近期全省16個地市出現不同程度的幹旱情況,河南省加強農業灌溉水源的調度管理。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