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大會(hui) 6月15日在福建廈門舉(ju) 行。本屆海峽論壇繼續秉持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的定位,通過多個(ge) 領域的豐(feng) 富活動,讓兩(liang) 岸同胞有機會(hui) 聚在一起,深入交流,拉近彼此距離,讓兩(liang) 岸關(guan) 係的未來更加光明。
在今年的海峽青年論壇上,楊於(yu) 萱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曾經是台灣的一名大學老師,因為(wei) 喜愛中華傳(chuan) 統文化,選擇來到大陸創業(ye) 。幾年過去,她現在有了自己的公司,業(ye) 務涉及文創包裝設計、村莊整體(ti) 規劃等。她認為(wei) ,是祖國的強大成就了自己的這番事業(ye) 。
專(zhuan) 家表示,這些年,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積極加入到兩(liang) 岸的民間交流中來,對大陸有正確認知的人越來越多,這對兩(liang) 岸關(guan) 係、對他們(men) 自身都是大有好處。
海峽影視季兩(liang) 岸觀眾(zhong) 歡迎的影視作品分享會(hui) 是今年論壇的一個(ge) 重頭戲。曾經執導多部大火電視劇的台灣導演瞿友寧在講述自己對兩(liang) 岸文化交流的看法時說,兩(liang) 岸有著相同的民族的魂和文化的根,在影視劇創作方麵更應該互相交融,彼此學習(xi) 。
專(zhuan) 家指出,兩(liang) 岸同根同源、血濃於(yu) 水的事實決(jue) 定了兩(liang) 岸的民間交流不能停也不會(hui) 停,兩(liang) 岸同胞都要對未來抱有信心。
台灣世新大學新聞係教授江岷欽表示,兩(liang) 岸交流其實在最難的地方不是問題。因為(wei) 兩(liang) 岸有共同的過去,有共同的李白、共同的杜甫、共同的納蘭(lan) 性德,通通都有共同的過去,現在缺的是共同的未來。如果兩(liang) 岸沒有交流,台灣和大陸就是兩(liang) 塊分隔的地理。但如果兩(liang) 岸交流,兩(liang) 塊地方就變成共同的心理。
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兩(liang) 岸同胞的共同心聲。從(cong) 兩(liang) 岸同胞熱烈積極的交流中,我們(men) 看到,任何逆潮流而動的“台獨”分裂行徑,都改變不了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地位和事實,改變不了兩(liang) 岸關(guan) 係的基本格局和發展方向,改變不了兩(liang) 岸同胞走近走親(qin) 、越走越親(qin) 的共同願望,更阻擋不了祖國終將統一的曆史大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