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直航加免簽,利好中國—古巴旅遊往來

發布時間: 2024-06-18 10:41:00 來源: 海外網

  古巴宣布持有普通護照的中國公民無須簽證即可入境古巴;中國和古巴直航航線已恢複……近段時間,中國與(yu) 古巴旅遊市場迎來一係列利好消息。專(zhuan) 家認為(wei) ,旅遊業(ye) 是古巴的支柱產(chan) 業(ye) ,中國遊客赴古巴旅遊不僅(jin) 可以擴大中古之間的經貿合作,還有助於(yu) 加強中國與(yu) 拉丁美洲特別是與(yu) 加勒比地區的聯係。

  新政策提升旅遊便利度

  古巴位於(yu) 加勒比海西北部、墨西哥灣入口,優(you) 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古巴成為(wei) 熱門旅遊目的地。古巴旅遊部數據顯示,截至4月26日,古巴年內(nei) 接待國際遊客突破100萬(wan) 人次。古巴政府預計2024年將接待國際遊客350萬(wan) 人次。中國遊客方麵,2010年至2019年,赴古巴的中國遊客數量年均增長約23%。

  為(wei) 進一步提升中國遊客來古巴旅遊便利度,當地時間5月4日,古巴宣布持有普通護照的中國公民無需簽證即可入境古巴。5月17日起,中國和古巴直航航線也已恢複。

  “直航加免簽可謂‘好事成雙’‘雙喜臨(lin) 門’。”中國駐古巴大使馬輝表示,這些利好消息將對中古關(guan) 係乃至中國和拉美加勒比地區關(guan) 係的發展產(chan) 生積極深遠的影響。一是便利中國遊客來古巴,促進中古旅遊合作。此前因為(wei) 兩(liang) 國相距遙遠、出行不便等種種原因,來古觀光的中國遊客還不是很多。直航加免簽,使中國遊客往來古巴有了更通暢的途徑。二是便利中古人員往來,促進兩(liang) 國人文交流。兩(liang) 國人民多走動、多交流,必然增進相知相親(qin) 、互學互鑒。三是助力中國同拉美加勒比地區的交流合作。中國人來古巴,往往還要到其他拉美國家訪問。相關(guan) 航線複航或者開通改善了中國同拉美的互聯互通,為(wei) 包括中國遊客在內(nei) 的國際遊客帶來了更多的出行選擇。

  相關(guan) 舉(ju) 措為(wei) 旅遊接待做好準備

  古巴旅遊資源豐(feng) 富,擁有9個(ge) 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227座標誌性建築、200多處已開發海灘和14座國家公園。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古巴研究中心秘書(shu) 長韓晗介紹,古巴是一個(ge) 多元文化互相交融、曆史現代互相結合的國家。漫步在哈瓦那古城,能領略巴洛克式和新古典風格混合的建築群和古老的曆史遺址。加上明媚的陽光、清澈的海水、細膩的沙灘等自然風光,使古巴成為(wei) 旅遊和療養(yang) 勝地。

  古巴旅遊部長胡安·卡洛斯·加西亞(ya) 日前在接受中國媒體(ti) 采訪時說,古巴旅遊運營商和專(zhuan) 業(ye) 導遊正在根據中國遊客興(xing) 趣,為(wei) 他們(men) 量身定製旅遊產(chan) 品。“圍繞朗姆酒等古巴傳(chuan) 統特色產(chan) 品,我們(men) 推出向遊客展示生產(chan) 流程、與(yu) 生產(chan) 商直接對話等深度體(ti) 驗活動,此外還計劃推出環島遊套餐。”他說,古巴旅遊資源豐(feng) 富,旅遊產(chan) 品性價(jia) 比高,有信心贏得中國遊客青睞。“我們(men) 希望能長期、穩定地利用好中國帶來的新機遇。相信來古巴旅遊的中國遊客會(hui) 越來越多。”

  助力雙方進一步加強經貿合作

  中國是古巴第一大貨物貿易夥(huo) 伴,古巴是中國在加勒比地區主要貿易夥(huo) 伴。雙方在能源、生物製藥、農(nong) 業(ye) 、旅遊等領域合作廣泛。2020年雙方簽署了關(guan) 於(yu) 加強旅遊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近年來,中古雙邊貿易合作範圍不斷擴大,中國已成為(wei) 古巴朗姆酒、蔗糖、咖啡等特色產(chan) 品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

  “古巴多天然深水良港,有很強的港灣樞紐作用。”韓晗建議,中古兩(liang) 國未來在經貿領域合作中,可進一步拓寬產(chan) 業(ye) 間的合作和技術人員培養(yang) ,尋找更佳的合作方式,降低兩(liang) 國之間經貿關(guan) 係合作受外部影響的風險。在人文合作方麵,可進一步拓寬合作領域。“古巴在芭蕾舞、排球等藝體(ti) 項目具有明顯優(you) 勢,中古兩(liang) 國可以拓寬在藝體(ti) 教育、人才培養(yang) 方麵的合作。”韓晗說。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