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寧6月20日電 題:“90後”港青在桂求學記:學習(xi) 中醫 熱衷新潮養(yang) 生
作者 俞靖 朱淑雨
走進新潮中醫館嚐一杯中藥奶茶或咖啡、品藥膳時與(yu) 中醫“聊會(hui) 兒(er) 天”、享受單獨診療服務……“將中醫常用經方製作成飲品,這樣的方式改變人們(men) 對中醫的傳(chuan) 統印象,讓年輕人更易接受中醫文化。”香港青年黃嘉傑近日受訪時說。
記者近日跟隨黃嘉傑“打卡”位於(yu) 廣西南寧市的一家新潮中醫館,融合中醫文化元素的新社交場景,讓他讚歎內(nei) 地在傳(chuan) 統文化方麵的跨界運用。該館巧將傳(chuan) 統中醫診所與(yu) 年輕人熱衷的娛樂(le) 場景相結合,實現樓下把脈、抓藥、理療,樓上聽中醫駐唱、喝中藥咖啡、品養(yang) 生藥膳。
近日,黃嘉傑(左)在新潮中醫館體(ti) 驗製作藥膳湯。 俞靖 攝
“我們(men) 通過在休息區增設了‘中醫和你聊會(hui) 兒(er) 天’項目,顧客能在聽歌、品藥膳的過程中體(ti) 驗把脈,以親(qin) 和的方式,讓客人享受單獨診療谘詢服務。”該診所負責人甘斌介紹,新潮中醫館搭建新社交場景,讓民眾(zhong) 隨時感受中醫文化。在有著十五年從(cong) 醫經驗的他看來,“舊與(yu) 新”的碰撞讓中醫文化變新潮,養(yang) 生也能很“酷”。
甘斌認為(wei) ,隨著各種“養(yang) 生局”興(xing) 起,年輕人講究養(yang) 生是趨勢。對於(yu) 追求娛樂(le) 質量的年輕人來說,他希望透過新潮養(yang) 生方式傳(chuan) 達中醫文化魅力。為(wei) 此,他在館內(nei) 開設八段錦體(ti) 驗,搭建“國際中醫英語角”,借助英文直播形式,傳(chuan) 播中醫知識。
“90後”黃嘉傑熱衷“打卡”新潮養(yang) 生文化,他出生於(yu) 中醫世家,在廣西中醫藥大學國際傳(chuan) 統中醫班就讀,師從(cong) 國醫大師韋貴康。黃嘉傑介紹,他自幼在家中診所長大,兒(er) 時對中醫的印象,僅(jin) 是父母手中那碗難喝的“神秘藥湯”,直至長大,目睹簡單藥材便能調理治病,遂選擇赴桂求學。
赴桂求學後,黃嘉傑對中醫文化有了新的認識。從(cong) 理解學習(xi) 傳(chuan) 統中醫的針灸、推拿等理療方法,到熟背中醫經方,再到領略壯瑤醫藥文化魅力,內(nei) 地求學令他收獲滿滿。“如今,回到香港家中的診所,我會(hui) 經常和母親(qin) 談論如何改善中醫藥方。”黃嘉傑說。
廣西是中醫藥的資源寶庫,擁有世界最大的藥物植物園,是享譽中外的“天然藥庫”“生物資源基因庫”“中藥材之鄉(xiang) ”。近年來,得益於(yu) 《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生效實施,廣西中醫藥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向好,國際化辦學培養(yang) 了許多海外中醫人才。
求學路讓黃嘉傑對內(nei) 地有了新認識,同時為(wei) 其傳(chuan) 承中醫帶來諸多啟發。黃嘉傑通過國際傳(chuan) 統中醫班結識來自東(dong) 盟國家的學子,了解到中藥材正在東(dong) 盟國家市場普及。在他看來,內(nei) 地正為(wei) 廣大學子提供更廣闊的中醫文化展示舞台。
談及傳(chuan) 統中醫文化普及,黃嘉傑表示,新潮醫館的出現符合當下人們(men) 的需求,中醫館掀起“國潮風”此類新場景打造,助推中醫文化傳(chuan) 播更廣。他希望能結合港青優(you) 勢,依托自家診所開展中醫文化推廣活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