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投資、出口三大領域的數據,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宏觀經濟“三駕馬車”的運行情況。總體(ti) 看,以有效投資擴內(nei) 需的效應正不斷釋放,中國經濟內(nei) 外循環良性互動的發展態勢愈發清晰。
“優(you) 於(yu) 預期”是市場人士對當前中國經濟表現的一個(ge) 普遍評價(jia) 。國家統計局本周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經濟運行總體(ti) 平穩且積極因素不斷積累,個(ge) 別指標雖有波動,但多數指標環比均得到改善,經濟新動能正在較快成長。
與(yu) 主要宏觀指標相比,有3組細分數據更能從(cong) 產(chan) 業(ye) 的視角來印證上述判斷——
第一組是持續“飆升”的綠電消費量數據。說是“飆升”,其實並不為(wei) 過。今年前5個(ge) 月,全國綠色電力(綠證)消費量1871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327%。與(yu) 2023年全年1059億(yi) 千瓦時的綠電消費量相比,今年前5個(ge) 月的數據已全麵超過去年。
自2021年9月份我國啟動綠色電力交易試點以來,市場對綠電(綠證)交易認識逐步深化。綠證是綠色電力消費的唯一憑證,電力用戶可以通過綠電交易或購買(mai) 綠證,實現綠色電力消費。目前,我國綠證交易量已突破1.8億(yi) 張,從(cong) 交易規模看,我國已成為(wei) 全球最大綠電交易市場。
第二組是遙遙領先的充電基礎設施數據。截至今年5月底,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總量達992萬(wan) 台,同比增長56%。其中,公共、私人充電設施分別達到305萬(wan) 台、687萬(wan) 台,分別增長46%、61%,我國已建成世界上數量最多、服務範圍最廣、品種類型最全的充電基礎設施體(ti) 係。
產(chan) 銷量連續9年位居全球第一的新能源汽車,直接拉高了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但與(yu) 持續攀升的市場需求相比,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還存在一定差距。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透露,為(wei) 更好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綠色出行需要,有關(guan) 部門還將從(cong) 加強新技術創新應用、優(you) 化完善網絡布局、加大支持保障力度等方麵繼續發力,加快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ti) 係。
第三組是創下單月運量曆史新高的中歐(亞(ya) )班列數據。據海關(guan) 統計,5月份,中歐(亞(ya) )班列合計開行2733列。其中,中歐班列開行1724列、運送貨物18.6萬(wan) 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4%、13%;中亞(ya) 班列開行1009列、運送貨物7.4萬(wan) 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10%。
中歐(亞(ya) )班列運量的快速增長,是構建口岸地區立體(ti) 互聯互通網絡、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縮影,也反映出我國外貿穩中求進、量質齊升的良好態勢。5月份,我國以人民幣計價(jia) 的進出口、出口分別增長8.6%、11.2%,比上月分別加快0.6個(ge) 和6.1個(ge) 百分點,外貿高質量發展不斷邁出新步伐。
上述3組產(chan) 業(ye) 數據,分別與(yu) 消費、投資、出口三大領域相對應,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宏觀經濟“三駕馬車”的運行情況。總體(ti) 看,以有效投資擴內(nei) 需的效應正不斷釋放,中國經濟內(nei) 外循環良性互動的發展態勢愈發清晰。
基於(yu) 對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等主要經濟數據的研判,近期多個(ge) 權威國際組織和機構均上調了對中國經濟全年增長預期。世界銀行上調了今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至4.8%,比上期預測值高出0.3個(ge) 百分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把中國經濟今年增速預期上調到了5%,比前期預測值提高了0.4個(ge) 百分點。這些變化,充分表明了國際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的信心。
眼下,我國經濟發展的複雜性、嚴(yan) 峻性、不確定性仍在上升,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還將麵臨(lin) 一些困難挑戰,特別是國內(nei) 有效需求仍顯不足,內(nei) 生動能還有待進一步增強。對此,要錨定全年目標任務和高質量發展要求,把黨(dang) 中央的決(jue) 策部署轉化為(wei) 有力行動,加快推動“兩(liang) 重”“雙新”等各項政策靠前發力、落地見效,統籌穩增長、促改革、防風險,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力促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