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央廣時評】奏響文化傳承的“運河謠” 讓古老大運河煥發時代新風貌

發布時間: 2024-06-22 23:23:00 來源: 央廣網

  十年前的今天(6月22日),蜿蜒流淌3200多公裏、跨越2500多年的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獲準列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古老運河迎來了又一個(ge) 屬於(yu) 它的高光時刻。如今,站在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的重要時間節點,眺望生機勃勃、惠澤八方、綻放新韻的大運河,我們(men) 心中激蕩起的有喜悅,更有豪情和自信。

  “一條大運河,半部中國史”。作為(wei) 世界上最長的人工河流,這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是古代中國人民勤勞與(yu) 智慧的結晶,它見證了曆史的變遷與(yu) 文化的交流交融,為(wei) 璀璨的中華文明和綿延不絕的民族血脈注入萬(wan) 千氣韻。

  從(cong) 空中俯瞰大運河(杭州段)拱宸橋兩(liang) 岸

  千年運河,十年蝶變。十年間,運河沿線多座城市連續多年進行綜合整治與(yu) 保護開發,修繕古老航道,改善沿線生態環境,2022年4月更是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水流貫通。同時,我們(men) 對大運河曆史文化資源的挖掘、轉化和呈現也不曾放慢腳步:運河考古工作持續推進,一座座運河遺址得到保護和展示,北京大運河博物館等運河文化新地標拔地而起,吳橋雜技等非遺被更多看見,“非遺+旅遊”等新業(ye) 態加速發展……

  在國家頂層設計和沿線各城市的協同努力下,大運河串珠成鏈,正成為(wei) 中國大地上一條閃亮的生態景觀帶、文旅資源帶和文化創意長廊。它以自己的方式默默蔭澤後人,帶來持久的滋養(yang) ,並向世界展示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深厚底蘊,提供遺產(chan) 傳(chuan) 承保護的中國智慧與(yu) 力量。

  市民參觀北京大運河博物館

  保護大運河,就是賡續我們(men) 的精神血脈。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繼往開來,把大運河這篇文章做好,我們(men) 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合作交流機製,更好匯聚大運河沿線地區的保護力量和資源,讓大運河保護利用更有力。同時,我們(men) 要自覺成為(wei) 大運河保護、傳(chuan) 承、利用的“行動派”,深入挖掘大運河的豐(feng) 富文化內(nei) 涵,講好大運河故事,貼合文旅消費的新需求新趨勢,發展多樣業(ye) 態,讓更多人共享大運河保護傳(chuan) 承成果,讓文化遺存更好融入現代生活,共同奏響文化傳(chuan) 承的“運河謠”,讓大運河的濤聲在新時代裏更加響亮。

(責編: 王智霖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