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何以中國·運載千秋|運河之源感受古韻新貌

發布時間: 2024-06-22 23:22:00 來源: 人民網-北京頻道

  從(cong) 北京市區驅車沿京藏高速一路向北,抵達昌平東(dong) 沙河河畔,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就坐落於(yu) 此。

  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是元代京杭大運河最北端水源,亦是千年運河的水源承載地,具有極高的曆史文化價(jia) 值。

  公園入口是一座仿元代建築風格的樓閣式牌樓,前牌匾刻“龍泉漱玉”,後麵刻“運河源流”。穿過牌樓,便開啟了一段探尋運河之源的旅程:白浮泉水靜靜流淌,龍泉禪寺鍾聲回蕩,漫步在遺址公園裏,青山、碧水與(yu) 古寺、碑亭交相輝映,展現出千年運河古韻新貌……

  時光回到700多年前,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成為(wei) 南北交流的重要通道。在大運河北京段,以白浮泉、玉泉山諸泉為(wei) 水源,注入甕山泊(今頤和園昆明湖),經長河,引入積水潭(今什刹海),經玉河(故道)、通惠河,最終流入北運河。“龍泉漱玉”的汩汩泉水,串起了如今的昌平、海澱、西城、東(dong) 城、朝陽、順義(yi) 、通州七個(ge) 區,解決(jue) 了當時元大都的供水難題。

  為(wei) 傳(chuan) 承保護大運河源頭曆史文化,北京昌平區對白浮泉遺址——九龍池、都龍王廟及龍泉禪寺三處文物景觀進行了文物修繕、保護,最大程度保留白浮泉遺址自然風貌和生態景觀。

  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 人民網記者 李博攝

  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總規劃麵積63.16公頃。遺址公園一期工程位於(yu) 北京昌平東(dong) 沙河右岸,京密引水渠以北,東(dong) 至昌平新城濱河森林公園、西至化莊路、南至規劃京密引水渠北路、北至龍山北,總占地麵積11.6公頃,是規劃範圍核心區域,於(yu) 2023年4月8日開園,成為(wei) 大運河文化帶重要節點。

  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龍泉禪寺。 人民網記者 李博攝

  遺址公園內(nei) 龍山東(dong) 麓的龍泉禪寺,現已被打造為(wei) 大運河源頭曆史文化展主要承載地。借助多媒體(ti) 互動屏幕等科技手段進行立體(ti) 、互動展示,全方位講述“運河源頭”的精彩故事。

  沿龍泉禪寺一側(ce) 山間小徑向上攀登,便來到都龍王廟。都龍王廟是北京唯一一座以“都”字冠名敕建的龍王廟建築,也是元代大運河北端水源地的曆史遺存。都龍王廟正殿東(dong) 西山牆上保留了“找水記”古壁畫,講述了久旱求水的故事。

  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白浮泉遺址——九龍池。 人民網記者 李博攝

  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最具標誌性的景觀當屬九龍池。白浮泉是元代京杭大運河通惠河段的源頭,九龍池是匯集白浮泉水的方池,池壁嵌有青石雕成的螭龍出水口,泉水從(cong) 九個(ge) 龍口中湧出,故稱九龍池。經過修繕,白浮泉已恢複了汩汩流淌,重現當年“龍泉漱玉”的景象。

  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還圍繞“一泉貫出天下脈”主題,高標準打造長流惠澤、山水清音兩(liang) 處景點及運河源、引水台、聆泉處、讀泉圃四處節點,在滿足遊客觀賞需求的同時,更好傳(chuan) 承保護大運河源頭曆史文化資源,展示大運河北源頭悠久深厚的曆史文化風貌。

  目前,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二期項目規劃設計正在推進,未來,白浮泉遺址將建設成為(wei) 集文物、生態保護與(yu) 休閑旅遊於(yu) 一體(ti) 的公共文化設施。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還將常態化舉(ju) 辦大運河研學活動、白浮泉論壇及一係列特色主題活動,持續傳(chuan) 承運河文明,講好運河故事,傳(chuan) 播運河文化。

(責編: 王智霖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