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歐洲企業:中歐光伏產業合作是“雙贏的好事”

發布時間: 2024-06-24 01:28:00 來源: 新華社

  2024年歐洲國際太陽能展於(yu) 6月19日至21日在德國慕尼黑舉(ju) 行,吸引了來自160個(ge) 國家和地區約3000家企業(ye) 參展。作為(wei) 世界太陽能產(chan) 業(ye) 的重要展會(hui) ,今年展會(hui) 吸引了近1000家中國企業(ye) 參展,數量超過東(dong) 道主德國。自展會(hui) 創辦以來,中國首次成為(wei) 參展規模最大的國家。

  參加展會(hui) 的中外企業(ye) 代表和行業(ye) 專(zhuan) 家認為(wei) ,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在技術創新、成本控製和價(jia) 值鏈整合等方麵具有顯著優(you) 勢。近年來,中國向包括德國在內(nei) 的歐洲國家提供有競爭(zheng) 力的優(you) 質光伏產(chan) 品,有力推動歐洲能源轉型進程,實現真正的“雙贏”局麵。

  這是6月20日在德國慕尼黑拍攝的2024年歐洲國際太陽能展現場。新華社記者李函林攝

  歐洲太陽能產(chan) 業(ye) 協會(hui) 在展會(hui) 期間發布的《2024-2028年全球太陽能市場展望》報告顯示,2023年德國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同比增長超過100%,躍居全球第四。此外,2023年進入全球十大光伏市場之列的歐洲國家還有西班牙、意大利和荷蘭(lan) ,這些國家的新增光伏裝機容量也都實現同比增長。截至2023年,全球光伏裝機總量達到1吉瓦的31個(ge) 國家中有14個(ge) 位於(yu) 歐盟。

  報告指出,2023年全球光伏市場前所未有的增長規模很大程度上歸功於(yu) 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發展。如果不是中國大力投資光伏部署,該行業(ye) 的增長速度會(hui) 明顯減緩。

  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隆基綠能”)副總裁佘海峰在展會(hui) 期間告訴新華社記者,他對中國企業(ye) 在歐洲可再生能源市場的持續參與(yu) 和貢獻持樂(le) 觀態度。他表示,歐洲正致力於(yu) 實現能源轉型目標,而中國企業(ye) 憑借在光伏領域的專(zhuan) 業(ye) 技術和成熟經驗,能夠通過國際合作和企業(ye) 的共同努力,為(wei) 歐洲提供高質量光伏解決(jue) 方案,助力歐洲可再生能源發展。

  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晶澳科技”)展台上展示了各種功率和尺寸的太陽能電池板。據介紹,該公司的光伏產(chan) 品在歐洲已有廣泛的應用場景,從(cong) 家庭到大型工廠和超市均有覆蓋。

  6月20日,一名參觀者在德國慕尼黑舉(ju) 行的2024年歐洲國際太陽能展上參觀。新華社記者李函林攝

  晶澳科技副總裁祝道誠認為(wei) ,基於(yu) 全球能源轉型的總體(ti) 方向,中國光伏企業(ye) 在歐洲可再生能源市場上將發揮更重要作用。“我相信,我們(men) 和所有中國企業(ye) 一起,將持續在歐洲光伏市場中扮演好我們(men) 的角色。”

  在浙江奔一新能源有限公司歐洲區總裁曲帥元看來,德國、法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陽光充足,分散式住宅對光伏發電的需求潛力巨大。他介紹說,公司通過在歐合作,為(wei) 當地家庭提供陽台和屋頂等分布式太陽能係統及解決(jue) 方案。

  “盡管單個(ge) 家庭光伏發電量有限,但無數個(ge) 家庭的累計電量卻相當可觀,總體(ti) 上有效提升了當地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曲帥元說。

  德國Axitec能源公司是歐洲領先的太陽能組件供應商,長期與(yu) 中國製造商合作,在華生產(chan) 光伏產(chan) 品並服務於(yu) 歐洲本土。該公司市場負責人克裏斯蒂娜·洛瓦托說,中國的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為(wei) 推動歐洲綠色轉型做出了重要貢獻。

  展會(hui) 主辦方德國太陽能促進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庫斯·埃爾澤塞爾認為(wei) ,中國在光伏行業(ye) 建立了一條從(cong) 原材料到終端產(chan) 品的完整價(jia) 值鏈,而中國的先進製造商為(wei) 歐洲光伏行業(ye) 提供了創新動力。

  埃爾澤塞爾強調,包括光伏在內(nei) 的可再生能源對歐洲產(chan) 業(ye) 實現脫碳至關(guan) 重要。“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過去幾年幫助我們(men) 獲得向脫碳社會(hui) 過渡所需的具有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品,我認為(wei) 進行合作是一件雙贏的好事。”他說。

(責編: 王智霖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