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VR裝備,在虛擬景區中開啟奇妙的探險之旅;走進博物館,在數字交互過程中感受文物的“前世今生”;跟隨舟楫視角,一鏡盡覽大運河兩(liang) 岸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隨著新技術在文旅領域加速應用,科技為(wei) 文旅深度融合注入新動能,讓遊客切身感受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今年年初,文化和旅遊部與(yu) 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聯合推出首批42家智慧旅遊沉浸式體(ti) 驗新空間。依托旅遊景區、度假區、博物館等場所,多地打造數字文旅新產(chan) 品、新業(ye) 態、新場景,智慧旅遊成為(wei) 暑期遊客喜愛的“打卡地”和文旅市場新的增長點。
遊客在“元啟金陵”南京數字文化客廳參觀並參與(yu) 互動。受訪者供圖
真人演員與(yu) 虛擬人演員在“元啟金陵”南京數字文化客廳出演《梁山伯與(yu) 祝英台》經典選段。受訪者供圖
“文博場館科技元素滿滿,沉浸式感受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今年6月,孟女士與(yu) 朋友走進“元啟金陵”南京數字文化客廳,琳琅滿目的數字化藏品和新奇有趣的互動體(ti) 驗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這裏,我們(men) 可以‘翻閱’被搬到‘雲(yun) 端’的古畫長卷,可以跟著古今名家的腳步遊覽南京這座城市,還可以在觸控屏幕上體(ti) 驗中國傳(chuan) 統木刻版畫及印刷技藝‘餖版拱花’。”
近年來,不斷湧現的智慧旅遊新產(chan) 品、新業(ye) 態,讓遊客的體(ti) 驗更加豐(feng) 富多彩。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全國智慧旅遊發展報告2023》顯示,超過八成的受訪者願意花更多的錢去體(ti) 驗旅遊科技,過半遊客希望提升旅遊服務智能化水平;智慧旅遊發展大會(hui) 公布首批“5G+智慧旅遊”應用試點項目,包括蘇州周莊古鎮、湖南張家界景區、河南戲劇幻城等,涵蓋旅遊景區、度假區、休閑街區。
走進鄭州隻有河南·戲劇幻城的戲劇聚落群,遊客移步換景,在沉浸式的劇情中,認真聆聽“黃河、土地、糧食、傳(chuan) 承”的故事,感受黃河文化內(nei) 涵;在洛陽龍門石窟景區龍門古街上的《無上龍門》體(ti) 驗館,光影流轉間,遊客沿著曆史長河,完成一場多彩的文化巡遊……雲(yun) 旅遊、雲(yun) 演藝等新業(ye) 態蓬勃發展,新技術正為(wei) 旅遊業(ye) 帶來“蝶變”。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文旅產(chan) 業(ye) 與(yu) 數字技術“共舞”更好地滿足了人們(men) 的多樣化需求。科技為(wei) 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借助科技力量加快開發智慧旅遊新產(chan) 品、新業(ye) 態、新場景,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chan) 、書(shu) 寫(xie) 在古籍裏的文字“動”起來,推動文旅在更廣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科技賦能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是一項係統工程,需要久久為(wei) 功、形成合力。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深入發展,文旅融合新需求將在科技發展中不斷得到釋放,文旅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水平也將在科技賦能下不斷得到提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