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外籍記者看中國經濟|在彩雲之南“品嚐”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 2024-06-25 09:17:00 來源: 新華社

  高質量發展是什麽(me) 味道?作為(wei) 記者,我們(men) 習(xi) 慣於(yu) 用數據來衡量並詮釋經濟和社會(hui) 的進步,但最近一次去中國雲(yun) 南省的旅行中,我發現在餐桌上也可以品嚐到發展的味道。

  雨後的烏(wu) 蒙山腹地,空氣格外清新。在距離宣威市區不遠的一個(ge) 生豬養(yang) 殖場,一群烏(wu) 金豬在空曠的田地裏覓食,它們(men) 是製作宣威火腿的優(you) 質食材。一旁的窖藏庫裏,數萬(wan) 支上掛風幹的火腿整齊排列。

  6月2日,雲(yun) 南老浦家火腿實業(ye) 發展有限公司養(yang) 殖的烏(wu) 金豬在覓食。新華社記者 林碧鋒 攝

  養(yang) 殖場所屬的雲(yun) 南老浦家火腿實業(ye) 發展有限公司,是當地火腿產(chan) 業(ye) 的龍頭企業(ye) 。公司董事長浦恩勇16歲就跟隨父母學習(xi) 宣威火腿製作技藝,如今是宣威火腿製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

  “適合的自然條件、特有的豬品種以及百年間不斷改良的製作工藝,造就了獨特的宣威火腿。”浦恩勇熱情地帶我們(men) 參觀火腿加工生產(chan) 車間。他說,部分火腿按部位、分等級定價(jia) ,最高等級的生食火腿可以賣到3萬(wan) 元一支。

  近年來,這家企業(ye) 不斷推進火腿精深加工新技術、新工藝、新產(chan) 品研發,集烏(wu) 金豬選育、養(yang) 殖,以及火腿生產(chan) 、加工、銷售於(yu) 一體(ti) 。浦恩勇說,公司已建成5條現代化生產(chan) 線,帶動600餘(yu) 人就業(ye) ,2023年實現產(chan) 值2.95億(yi) 元。

  6月2日,新華社古巴籍記者塞爾希奧·戈麥斯在雲(yun) 南省宣威市手持火腿。新華社記者 李曄 攝

  如今,火腿加工已成為(wei) 當地特色產(chan) 業(ye) ,家家戶戶、大小餐館、商超店鋪都可以見到火腿的影子。當地從(cong) 事宣威火腿加工經營企業(ye) 及個(ge) 體(ti) 工商戶達1000餘(yu) 戶,研發生產(chan) 火腿生熟食、調味料、火腿餅等100多種產(chan) 品。2023年,全市火腿產(chan) 量6.95萬(wan) 噸,精深加工火腿4.2萬(wan) 噸,火腿產(chan) 值110億(yi) 元。

  帶著對更多特色產(chan) 業(ye) 的期待,我們(men) 來到位於(yu) 滇南的普洱市思茅區。

  普洱茶在雲(yun) 南已有千年曆史,製茶工藝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在思茅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men) 正致力於(yu) 讓古老的普洱茶在傳(chuan) 承保護和創新發展中不斷煥發新生機。

  5月29日,雲(yun) 南省普洱市銀生茶莊園的工作人員在采茶。新華社記者 林碧鋒 攝

  彝族姑娘徐燕婷便是其中之一。她經營的火塘煮水茶葉有限公司以“烤茶”聞名,吸引了不少市民和遊客前來打卡體(ti) 驗。我們(men) 到的時候,幾位廣東(dong) 遊客正圍坐爐前細細品茶。

  “‘火塘煮水’最早在中國唐朝的史書(shu) 裏就有記載。”身著民族服飾的徐燕婷告訴我,這是一種存在於(yu) 雲(yun) 南大山裏古老而傳(chuan) 統的普洱茶飲用方式,極具少數民族特色。

  如今,徐燕婷主要從(cong) 事普洱茶產(chan) 品研發、非遺茶俗推廣以及茶文化活動承辦,結合當下流行的新式茶飲和消費偏好,對普洱茶進行創新和突破,希望可以讓大眾(zhong) 感知並熱愛上古老而現代的普洱茶。

  漫步於(yu) 雨後的銀生茶莊園茶園,滿目蒼翠,生機盎然,讓人心曠神怡,不時有遊客到此觀光體(ti) 驗。在這裏,我看到了茶與(yu) 旅遊的完美結合。

  5月29日,新華社古巴籍記者塞爾希奧·戈麥斯(左)在雲(yun) 南省普洱市思茅區體(ti) 驗製茶。新華社記者 李曄 攝

  “我們(men) 希望為(wei) 遊客打造一片茶葉從(cong) 茶山到茶杯的全流程體(ti) 驗。”銀生茶業(ye) 有限公司董事長侯建榮說。在這裏,遊客可以欣賞茶園自然風光,體(ti) 驗茶葉采摘、初製、茶餅壓製、衝(chong) 泡品鑒等沉浸式製茶項目,還可以住在莊園客棧裏,品嚐特色的普洱茶宴。

  2023年,雲(yun) 南茶產(chan)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達1504.2億(yi) 元,同比增長9%。打造集茶產(chan) 業(ye) 、茶文化、康養(yang) 休閑於(yu) 一體(ti) 的旅遊項目,建成以茶為(wei) 主題的完整產(chan) 業(ye) 體(ti) 係,是當地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行之有效的思路。

  普洱的山上不止有茶香,還有咖啡的香氣。雲(yun) 南是中國種植麵積最大、產(chan) 量最高的咖啡產(chan) 區,這裏出產(chan) 的咖啡日益受到全球消費者的青睞。

  “在普洱,咖啡早已不再是舶來品。”野鴨塘河穀咖啡莊園主理人楊鴻簡邊介紹,邊為(wei) 我衝(chong) 了一杯咖啡。這杯咖啡使用的豆子就產(chan) 自莊園旁的種植區,濃而不苦,帶著果香,充滿風味。

  在雲(yun) 南省普洱市,一名農(nong) 民在晾曬咖啡果(2022年11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隨後,楊鴻簡帶我來到種滿咖啡樹的山上,展示標準化的種植,講述他希望將普洱咖啡從(cong) 初級農(nong) 產(chan) 品提升到精品咖啡豆的初心,言語間充滿自信。

  思茅區茶葉和特色生物產(chan) 業(ye) 發展中心主任鄭少永介紹,該區種植咖啡22.76萬(wan) 畝(mu)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ge) 采摘季,咖啡產(chan) 量達1.68萬(wan) 噸,總產(chan) 值23.8億(yi) 元,其中第三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12.11億(yi) 元。

  莊園寧靜,咖啡飄香。每公斤價(jia) 格不到1美元的咖啡鮮豆,經過精深加工、文旅融合、品牌塑造,價(jia) 格翻了幾番。咖啡已成為(wei) 當地極具發展潛力的產(chan) 業(ye) 之一。

  咖啡產(chan) 業(ye) 是雲(yun) 南省高原特色農(nong) 業(ye) 的一張亮麗(li) 名片。據統計,2023年全省咖啡種植麵積約120萬(wan) 畝(mu) ,咖啡生豆產(chan) 量14.6萬(wan) 噸。在普洱、保山等地,一批精品咖啡莊園成為(wei) 時尚旅遊消費網紅打卡點。

  “雲(yun) 腿”“雲(yun) 茶”“雲(yun) 咖”……其實,雲(yun) 南的特色產(chan) 業(ye) 遠不止於(yu) 此。

  5月31日,新華社古巴籍記者塞爾希奧·戈麥斯(左)在昆明鬥南花市與(yu) 花商交談。新華社記者 林碧鋒 攝

  在雲(yun) 南省會(hui) 昆明市,我們(men) 走訪了亞(ya) 洲最大的鮮切花交易市場——鬥南花市,以及極具當地特色的雲(yun) 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場。鮮花和野生菌等當地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通過不斷完善種植、加工、物流和服務等產(chan) 業(ye) 鏈,形成了“雲(yun) 花”和“雲(yun) 菌”產(chan) 業(ye) ,成為(wei) 當地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初到雲(yun) 南時,我有許多疑問:中國是一個(ge) 農(nong) 業(ye) 大國,人們(men) 怎樣增加農(nong) 產(chan) 品的附加值?如何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做加法,形成地方特色產(chan) 業(ye) ?

  離開這裏時我已得到答案。我深信,雲(yun) 南大力發展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推動特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以及農(nong) 旅融合的經驗,值得世界上其他農(nong) 業(ye) 國家借鑒。(作者為(wei) 新華社古巴籍記者塞爾希奧·戈麥斯)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