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呼和浩特奏響民族團結“同心曲”最強音

發布時間: 2024-06-25 22:42:00 來源: 央廣網

  “我希望把小區閑置空地建成停車場,以解決(jue) 居民停車難問題。”內(nei) 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區西街街道曙光街社區居民溫明在小區紅石榴驛站居民議事廳裏把自己的建議提出來,與(yu) 社區幹部和物業(ye) 公司共同討論。

  居民的事兒(er) 居民說了算。如今,遍布在呼和浩特市各處的“紅石榴驛站”成為(wei) 首府各族群眾(zhong) 需求的前端“哨口”,依托“石榴籽”議事廳、小馬紮議事廳、紅色議事廳等,商議解決(jue) 群眾(zhong) 的實際問題。

  呼和浩特市是一個(ge) 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地區,49個(ge) 民族在這裏生息繁衍、生產(chan) 生活,共同創造出了美好家園。近年來,呼和浩特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厚植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沃土,促進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開創了經濟發展、社會(hui) 進步、民族團結、邊疆安寧的嶄新局麵,譜寫(xie) 了呼和浩特繁榮發展的新篇章。

  采訪團在內(nei) 蒙古博物院采訪(央廣網記者 劉欣榮 攝)

  六月的呼和浩特天藍水清,繁花似錦,景色如畫。6月25日,“鑄牢共同體(ti) 中華一家親(qin) ”主題宣傳(chuan) 活動采訪團走進呼和浩特市,就推動各項工作緊緊圍繞、毫不偏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主線取得的紮實成效進行了采訪。

  “全院幹部職工把‘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同心共築中國夢’這一全體(ti) 中華兒(er) 女的共同心願,凝聚在服務孤棄兒(er) 童的主責主業(ye) 上,為(wei) 孩子們(men) 提供‘家’的溫暖、‘父母’的關(guan) 愛,用實際行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呼和浩特市兒(er) 童福利院院長米紅瑞說,呼和浩特市兒(er) 童福利院充分發揮黨(dang) 建引領作用,推進民族工作全方位嵌入兒(er) 童福利事業(ye) ,進一步培育“感恩的心”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品牌,為(wei) 首府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呼和浩特土默特學校紅色時政課堂啟智潤心(央廣網記者 劉欣榮 攝)

  呼和浩特市作為(wei) 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2023年,呼和浩特市在內(nei) 蒙古自治區率先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深入挖掘和展示首府曆史文化資源及其中蘊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曆史,編纂呼和浩特北疆文化研究係列叢(cong) 書(shu) 和畫冊(ce) ,創作推出一批具有中華文化底蘊、彰顯北疆特色的優(you) 秀文藝作品。

  采訪團在內(nei) 蒙古展覽館采訪(央廣網記者 劉欣榮 攝)

  呼和浩特市高度重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宣傳(chuan) 教育。今年,呼和浩特市以全方位、全領域、全覆蓋形式創新開展了“民族政策宣傳(chuan) 月”“民族法治宣傳(chuan) 周”“8+N”宣傳(chuan) 和12項主題活動,集中宣傳(chuan) 活動當天有26.2萬(wan) 餘(yu) 人在線觀看直播。

  今年5月,呼和浩特市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以56路“團結奮進號”公交專(zhuan) 線為(wei) 載體(ti) ,利用公交車流動性強、接觸麵廣的優(you) 勢,為(wei) 乘客發放理論宣傳(chuan) 冊(ce) ,廣泛宣傳(chuan) 黨(dang) 的民族政策,累計直接受眾(zhong) (乘客)突破407萬(wan) 人次。“我經常坐這趟車,為(wei) 乘客發放理論宣傳(chuan) 冊(ce) 讓大家了解了解民族政策挺好的。”市民孔女士說。 為(wei) 深入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研究體(ti) 係,呼和浩特市整合駐呼資源,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研究基地兩(liang) 個(ge) 、工作站6個(ge) ;打造28個(ge)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實踐基地,開展各類教育實踐活動,覆蓋各族群眾(zhong) 512萬(wan) 餘(yu) 人次。同時深化了“互聯網+民族團結”行動。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guan) 情。呼和浩特市深入推進“人才強心”行動等,實施“丁香紮根計劃”,今年預計將留下5萬(wan) 大學生,鼓勵企業(ye) 、社會(hui) 組織招收各民族職工,讓各族群眾(zhong) 在首府安身、安心、安業(ye) 。

  與(yu) 此同時,呼和浩特市始終堅持把學校作為(wei)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主陣地來抓,將主線融入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治校、教書(shu) 育人全過程。走進呼和浩特土默特學校,各族師生情感深厚,共同探尋新知,共同學習(xi) 進步。學校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與(yu) 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有機融合,將“三個(ge) 離不開”“四個(ge) 共同”“五個(ge) 認同”的種子種在各族學生的內(nei) 心深處。

  呼和浩特市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全麵完成參保擴麵任務;實施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與(yu) 高質量發展示範項目;將民族事務納入城鄉(xiang) 網格化服務管理;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讓各族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一個(ge) 民族都不能少。行走在青城大地,“六大產(chan) 業(ye) 集群”加速聚集,一個(ge) 個(ge) 重大項目加緊建設,一項項民生舉(ju) 措接續實施,發展的成果將更多地惠及各族群眾(zhong) 。

  事成於(yu) 和睦,力生於(yu) 團結。如今,青城大地處處展現和諧共處、團結奮進的動人景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已深深融入全市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hui) 和黨(dang) 的建設各個(ge) 領域,共同繪就了一幅繁榮、和諧、美麗(li) 的新圖景。

  在呼和浩特市,360多萬(wan) 各族兒(er) 女手足相親(qin) 、守望相助、團結奮鬥,齊聲唱響同心築夢的時代樂(le) 章,共同創造幸福生活。今日之呼和浩特,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鑄得更牢、更深入人心。

(責編: 王智霖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