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鐵鍬,鏟幾鏟土,將樹苗的根部全部覆蓋,再將土壤拍實,澆上水。來自美國加州的年輕人葛逸思,在福州鼓嶺上有了一棵自己種下的小樹。
葛逸思拿出準備掛在樹上的卡片,認真寫(xie) 下寄語:“敬中美交流的下一個(ge) 百年!中美友誼萬(wan) 歲!”在他身後,許許多多中美兩(liang) 國青年正在共同種下屬於(yu) 他們(men) 的“友誼之樹”。
6月24日,北京大學燕京學堂研一的美國學生葛逸思在為(wei) 種植的友誼樹寫(xie) 上寄語。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chuan) 攝
6月24日下午,參加2024年“鼓嶺緣”中美青年交流周的兩(liang) 國青年和“鼓嶺之友”等嘉賓,在福州鼓嶺種下一整片“中美青年友誼林”。
“中美青年友誼萬(wan) 歲”“中美友誼長存”“願家人平安健康”“願世界和平”……一個(ge) 個(ge) 真摯的心願和祝福,寫(xie) 在卡片上,掛在樹梢上。
“我很高興(xing) 和中國夥(huo) 伴一起種下這棵樹。”在剛剛種好的小樹旁,美國青年傑裏邁亞(ya) ·安東(dong) 尼對記者說,希望美中友誼能像這棵樹一樣,茁壯成長,越來越茂盛。
同安東(dong) 尼一起植樹的,是來自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青年教師沙葉舟,兩(liang) 人雖然剛剛相識,但已經有說不完的話題。
“安東(dong) 尼跟我分享了他從(cong) 中國出發自駕前往法國觀看巴黎奧運會(hui) 的計劃。他還定好了在中國的行程,要親(qin) 自體(ti) 驗中國生產(chan) 的電動汽車。這個(ge) 想法太棒了!”沙葉舟說。
6月24日,參加2024年“鼓嶺緣”中美青年交流周的嘉賓共植友誼樹。新華社記者 秦朗 攝
樹苗長成大樹,需要時間的積澱。友誼亦是如此。
美國青年歌劇演員卡拉·季爾利科夫·卡納萊斯說:“這些小樹就像友誼的種子一樣。我們(men) 必須共同努力,像嗬護樹苗一樣嗬護友誼,給予它時間、水分、關(guan) 懷。在未來某一天,最初的努力就會(hui) 結出果實。”
帶著女兒(er) 一同植樹的傑克·平尼克吸引了現場格外多的目光。他耐心地跟女兒(er) 曹琳娜講解如何種好一棵樹,並同她一起完成。
10歲的曹琳娜用中文寫(xie) 下寄語:“中美友誼,萬(wan) 事如意。”記者問她:希望通過這句話表達什麽(me) ?她回答道:“這代表著快樂(le) ,也代表著幸運。”
平尼克來到中國已近15年,從(cong) 隻身一人來到東(dong) 方國度學習(xi) 武術,到同中國女友組建家庭,再到擁有一個(ge) 可愛的女兒(er) ,他說自己早已融入這片土地。談起參加這次交流周活動,他說:“希望我的女兒(er) 琳娜也能感受到交流的魅力。”
在“中美青年友誼林”不遠處,一年前參加“鼓嶺緣”中美民間友好論壇的中外嘉賓共同種下的兩(liang) 棵桂花樹,正靜靜佇(zhu) 立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