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三問當前氣象:為何“南澇北旱”?還將持續多久?有啥注意事項?

發布時間: 2024-06-28 09:06:00 來源: 新華社

  近期,南方多地持續出現強降雨,多地發生洪澇和地質災害;而北方部分地區旱情又發展迅速,“南澇北旱”給人們(men) 的生產(chan) 生活帶來重大影響。

  為(wei) 何會(hui) 出現“南澇北旱”?這種情況會(hui) 持續多久?南北方群眾(zhong) 應如何應對次生災害?記者就公眾(zhong) 關(guan) 注的熱點問題,采訪了國家氣候中心氣象災害風險管理室汛期主班、高級工程師馮(feng) 愛青。

 

  馮(feng) 愛青接受記者專(zhuan) 訪。(攝像記者:王楚天 後期編輯:鄧寒思)

  何為(wei) “南澇北旱”?

  馮(feng) 愛青介紹說,自今年4月入汛以來,我國共發生15次區域性暴雨過程,其中14次發生在南方地區。“尤其是6月9-23日這次暴雨過程,持續時間長、範圍廣、極端性強,造成南方多地遭受嚴(yan) 重暴雨洪澇及泥石流、滑坡等災害。”馮(feng) 愛青說,這就是我們(men) 所說的“南澇”。

  而“北旱”則指,自6月以來,受持續高溫少雨影響,氣象幹旱發展迅速,黃淮等地遭遇春連初夏幹旱。6月9-15日,出現今年首次區域性高溫天氣過程,影響範圍廣、極端性強,高溫幹旱時空複合加劇了旱情。

  “南澇北旱”的成因是什麽(me) ?

  馮(feng) 愛青分析,出現“南澇北旱”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三個(ge) 方麵。

  今年以來全球平均氣溫偏高,同時受厄爾尼諾影響,南海、西北太平洋海溫長期偏高,有利於(yu) 充沛的水汽輸送。

  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發生在熱帶海洋中的異常現象,其特征是赤道太平洋東(dong) 部和中部海洋表麵溫度顯著升高。截至目前,雖然厄爾尼諾現象在赤道東(dong) 太平洋海域繼續減弱,但全球海洋表麵溫度總體(ti) 上仍異常偏高。

  馮(feng) 愛青說,在厄爾尼諾衰減的背景下,華北南部和黃淮等地主要受到西風帶暖高壓的控製,降水偏少、氣溫偏高;而華南前汛期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顯著偏強且穩定,降水明顯偏多。特別是在6月21日左右,受北部冷空氣影響,稍有北移趨勢的梅雨帶又返回長江以南,導致雨帶持續在南方地區徘徊、強降雨落區重疊度高。

   這種情況會(hui) 持續多久?南北方群眾(zhong) 有啥注意事項?

  “根據目前的氣候預測結果,未來15-30天,隨著雨帶不斷向北推進,華北南部、華東(dong) 及華中的中部和北部、華南等地將有明顯降水,華北南部、黃淮、江淮、江漢等地幹旱緩和或緩解。”馮(feng) 愛青說。

  馮(feng) 愛青認為(wei) ,當前形勢下,南方以抗汛防澇為(wei) 主,暴雨頻發、強發,容易引發河流洪水、山洪、城市內(nei) 澇及泥石流、滑坡等災害;北方以抗旱為(wei) 主,特別要注意高溫幹旱複合與(yu) 旱澇急轉並存的風險。

  暑期將至,馮(feng) 愛青建議密切關(guan) 注天氣變化及預警信息,合理安排出行,避開災害多發地區;提前做好災害應急預案,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和應對能力。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