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款神經調控式機械外骨骼
二氧化碳及氨合成蛋白
重大水利工程仿真與(yu) 智能建設係統
從(cong) 微觀細胞到宏觀工程
在剛剛閉幕的2024世界智能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現場
天開高教科創園展台
吸引了眾(zhong) 多嘉賓的駐足與(yu) 好奇
什麽(me) 是“天開園”?
天開高教科創園
是天津新近打造的科研成果轉化高地
開園僅(jin) 一年多
入駐企業(ye) 超過1700家
平均每五小時就誕生一家科創企業(ye)
但鮮有人知
被數十所高校及科研機構環抱的核心區
幾年前仍是一片閑置載體(ti)
從(cong) “爛尾樓宇”到“科創高地”
天開園講述了科研與(yu) 城市相互滋養(yang)
高校與(yu) 城市雙向奔赴的嶄新故事
天津科教資源豐(feng) 富
國家級院所和國內(nei) 高水平研發機構
超過170家
普通高等院校56所
在校師生70多萬(wan) 人
科創轉化潛力巨大
憑借此
天津從(cong) 天津大學、南開大學校名各取一字
又寓指“天工開物”
經過多年修葺重建以及統籌盤活
2023年5月18日
天開園正式誕生
開園之初
天開園便錨準三個(ge) 定位
科技創新策源地
科研成果孵化器
科創服務生態圈
企業(ye) 全生命周期需要一站式解決(jue)
大咖頻見“天開講堂”
……
政務、金融、科創、知識、商務
“五大服務”成為(wei) 天開園的靚麗(li) 名片
“我們(men) 就是創業(ye) 小白”
天津醫科大學教授王銀鬆
在創業(ye) 之初依舊心懷忐忑
在鏈條式的孵化服務麵前
從(cong) 注冊(ce) 審批到市場對接
從(cong) 資金申領到中試生產(chan)
企業(ye) “從(cong) 零到一”再“從(cong) 一到十”
如今,王銀鬆幻燈片裏的概念
已經走上了生產(chan) 線
共價(jia) 有機框架材料(COFs)
全球首次噸級量產(chan) 在這裏實現
全球最小微流控檢測儀(yi) 在這裏“誕生”
首例介入式腦機接口試驗在這裏成功
……
如今
天開園已初步走出一條
獨特的科創轉化路徑
伴隨著影響力的擴大
天開園也逐漸成為(wei)
區域創新轉化的新沃土
數據顯示
天開園新增注冊(ce) 企業(ye) 中
北京來源企業(ye) 128家
河北來源企業(ye) 78家
合計占比達12%
京津冀協同創新在天開園加速推進
天開高教科創園
用自己的故事
向更多人訴說
這,就是天開園!
這,就是新時代的“天工開物”!
這,就是中國科創的澎湃縮影!
製片人:邵香雲(yun) 楊麗(li)
統籌:李鯤 許健
策劃:馮(feng) 娟
記者:郭方達
攝影:李然
天津市委網信辦
新華社天津分社
新華網
聯合出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