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3周年。在加勒比海島國巴巴多斯,自2016年以來,中國援外醫護人員先後有53人次在首都布裏奇頓的伊麗(li) 莎白女王醫院工作。2023年9月,第6批援巴巴多斯中國醫療隊來到這裏,在8位白衣天使中就有5名黨(dang) 員。
劉麗(li) 萍(左一)開展巴巴多斯第一例超聲造影技術
中國醫療隊隊長劉麗(li) 萍介紹說,醫療隊由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牽頭成立,她和隊員們(men) 都是第一次參加援外工作。
劉麗(li) 萍:當地多發糖尿病、高血壓、腎病等,同時還有相關(guan) 的並發疾病,如骨關(guan) 節病、下肢血管病變,因此醫院對腎髒超聲檢查、心血管超聲等方麵的需求很多。當地醫院並沒有專(zhuan) 業(ye) 的超聲醫師,放射科醫師需要負責超聲、X線和CT檢查,三樣都做。
劉麗(li) 萍進行超聲操作實踐帶教
劉麗(li) 萍說,超聲檢測對於(yu) 糖尿病患者的診斷治療非常關(guan) 鍵,但布裏奇頓的伊麗(li) 莎白女王醫院在X光檢測設備方麵缺口很大,導致大批患者需要長時間排隊等待檢測,以確定手術方案。因此,劉麗(li) 萍就發揮經驗豐(feng) 富的優(you) 勢,培訓當地年輕醫師和技術員,大大提高了診斷效率,原來當地醫生一般每天隻能為(wei) 最多6名患者進行檢測,而劉麗(li) 萍帶領的團隊每天能夠做到給15位左右的患者做檢測。
劉麗(li) 萍:“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men) 每個(ge) 醫師和護士都在自己援助的科室開展各種針對性講座和實踐培訓,把他們(men) 想要的新技術和新理論傳(chuan) 授給他們(men) 。在超聲科,我長期培訓了2名年輕醫師和1名技術員,並利用我們(men) 從(cong) 國內(nei) 帶來並捐贈給醫院的超聲造影劑,開展了巴巴多斯第一例超聲造影,為(wei) 一名72歲不能做增強CT的患者明確了診斷,並手把手地把這項技術教授給了放射科年輕醫師,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李追(右二)
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李追已經從(cong) 事血管外科工作8年。他說,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在巴巴多斯是常見病,在中國醫療隊的努力下,醫院成功開展了多台外周血管病變手術,極大提高了當地糖尿病足潰瘍的治愈率。醫療隊還協助腎功能衰竭的患者進行透析通路的建立,極大地提高了當地患者的透析效率。
李追:患者托馬斯患有糖尿病30餘(yu) 年,因為(wei) 缺乏腔內(nei) 治療器械,麵臨(lin) 著截肢風險。我用從(cong) 國內(nei) 帶過來的器械成功地開通了他的下肢的動脈血管。在短短一個(ge) 半月的精心護理之後,他潰爛了七個(ge) 月的潰瘍就已經愈合。有一天上班的時候,他突然給我帶了一碗炒麵,是自己做的。托馬斯說他沒有錢,隻能以這樣的方式來感謝我。當我看到這碗炒麵,非常感動和感慨,這一碗炒麵不僅(jin) 是對我個(ge) 人的感謝,承載的是對我們(men) 醫療援外最崇高的意義(yi) 。
新生兒(er) 科醫生周利剛與(yu) 當地醫護人員在工作中
周利剛:我是曆屆援巴巴多斯中國醫療隊的第一位新生兒(er) 科醫師,同時也是目前巴巴多斯全國登記在冊(ce) 的兩(liang) 位新生兒(er) 專(zhuan) 科醫師之一。我發現大量恢複期的早產(chan) 兒(er) 氧療都未進行加溫濕化,就利用科室現有的配件和管路,成功改造出一台加溫濕化吸氧裝置。第一個(ge) 受益的患者是小尼克,在我們(men) 更換氧療裝置後,他的用氧需求很快下降,三天後就隨父母出院了。出院時,小尼克的母親(qin) 還專(zhuan) 門用中文對我說了聲“謝謝”。
針灸科醫生熊中豪給當地患者進行中醫診療
來自重慶市中醫院針灸科的熊中豪從(cong) 事中醫臨(lin) 床工作11年。他沒想到中醫及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在遙遠的加勒比島國巴巴多斯如此受歡迎。
熊中豪:許多慢性疼痛患者都服用了2到3種止痛藥物,但止痛效果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而逐漸減弱,在我這裏治療的疼痛患者中有大約三分之二的患者屬於(yu) 這種情況。經過4到5次針灸治療後,大部分患者的疼痛都會(hui) 有明顯改善,能夠逐漸擺脫對止痛藥物的依賴。當地患者對醫生表達感謝也非常直接和熱情,除了口頭上的謝謝之外,還有人送來自己手工製作的小禮物,自家種的芒果、自己做的糕點等等。我們(men) 作為(wei) 醫生,看到患者逐漸康複,其實就是最大的幸福。
護士袁小舒與(yu) 當地患者合影
護士袁小舒說,此次作為(wei) 最年輕的一名醫療隊員,能參與(yu) 到援巴巴多斯醫療工作中,她感到十分榮幸。她的父母都很支持她援外,父親(qin) 作為(wei) 一名老黨(dang) 員,更是在出發前叮囑她一定要好好完成援外任務。
袁小舒:當地醫院由於(yu) 資源有限,所以在腔鏡器械的組裝和手術配合上,當地護士不是特別熟悉。護士長聽說我有這方麵經驗,希望我能給他們(men) 提供幫助。憑借在國內(nei) 的紮實基礎,我很快地熟悉了手術器械,重新組裝後順利使用。台上的手術醫生在術後特別找到我表示感謝,說他們(men) 一定會(hui) 記住這名中國護士,希望以後的手術我都能在。
護士袁小舒與(yu) 當地醫護人員在工作中
在喜迎建黨(dang) 103周年之際,第6批援巴巴多斯中國醫療隊的黨(dang) 員們(men) 紛紛表示,援外工作既是一份責任,也是一份榮譽,能夠代表國家執行援外醫療任務,一定不辱使命,為(wei) 國家的援外醫療事業(ye) 增光添彩。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記者丨孫伶俐、王玉國
編輯丨孫伶俐
主持丨葛鵬
製作丨楊曉蕾
簽審丨安然
監製丨潘曉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