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棲息環境不斷優化 我國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種群穩定增長

發布時間: 2024-07-08 10:51:00 來源: 人民日報

  在東(dong) 北虎豹國家公園,東(dong) 北虎、東(dong) 北豹野外種群數量從(cong) 國家公園設立之初的50隻、60隻分別增長到70隻、80隻左右;2024年我國908個(ge) 水鳥集群越冬區同步監測共記錄到越冬水鳥172種,總數量達505萬(wan) 隻……

  記者從(cong) 國家林草局近日召開的野生動物保護及國際合作成果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我國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呈現數量總體(ti) 恢複增長和棲息環境不斷優(you) 化的良好發展態勢。大熊貓等100多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種群穩定增長。

  國家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司長王維勝表示,我國著力推進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建設,有效保護了90%的陸地生態係統類型和74%的重點野生動物種群,組織實施48種重點瀕危野生動物拯救保護工程。

  為(wei) 調查掌握野生動物資源本底狀況,我國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全麵開展科學考察,1995年啟動了首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於(yu) 2008年發布了《中國重點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啟動實施了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同步開展了289個(ge) 區域常規調查、鳥類同步調查、專(zhuan) 項物種調查。

  中國科學院院士魏輔文表示,依據上述調查成果,我國先後發布、修訂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hui) 價(jia) 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保護物種擴展到2600多種,保護決(jue) 策依據也更加堅實充分。

  “由於(yu) 野生動物種類繁多、生物學特性各不相同,種群數量調查還麵臨(lin) 技術上的困難。”魏輔文表示,針對這一問題,我國目前正在積極研發、推廣資源衛星、無人機、分子生物學、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統一規範監測技術標準,搭建陸生野生動物監測體(ti) 係,爭(zheng) 取早日實現對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的全麵監測。

  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物種,近年來,我國建立以大熊貓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大熊貓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從(cong) 上世紀80年代的1100餘(yu) 隻增長到目前的約1900隻。

  “加強大熊貓等野生動物野外種群保護,關(guan) 鍵在於(yu) 維護其在生態係統中的作用,但也不能因此忽視其科研價(jia) 值、社會(hui) 價(jia) 值。”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劉定震表示,大熊貓等野生動物的人工繁育與(yu) 野外種群保護是物種保護中相輔相成、相互補充的兩(liang) 個(ge) 方麵,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熊貓人工繁育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建立科學優(you) 化配對繁殖、疫病防治等技術體(ti) 係,大熊貓圈養(yang) 種群的遺傳(chuan) 多樣性與(yu) 野生大熊貓維持在同等水平,為(wei) 國際合作、科普教育、放歸自然等提供了有力保障。”魏輔文說。

  麋鹿在曆史上曾廣泛分布於(yu) 我國長江、黃河流域的平原、沼澤地區,但因氣候變化等原因,在20世紀初滅絕。1985年,我國與(yu) 英國合作啟動了麋鹿重引進項目,分批引進77隻麋鹿,通過人工繁育、野化放歸等措施,到目前已在曆史分布區6個(ge) 區域恢複重建野外種群,總數量達到6000餘(yu) 隻。

  “開展野生動物國際合作交流,對加強自然保護科普教育、科學研究和野外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王維勝表示。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