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通訊:共建“一帶一路”助力孟加拉國電力領域發展

發布時間: 2024-07-08 14:27:00 來源: 新華網客戶端

  驅車駛向孟加拉國重要港口帕亞(ya) 拉港,遠遠便能看到一座高聳的冷卻塔佇(zhu) 立在廠區之中。這片廠區,就是中孟合資建設的孟加拉國最大發電站——帕亞(ya) 拉2×660兆瓦超超臨(lin) 界燃煤電站。

  孟加拉國缺乏煤炭等礦產(chan) ,長期以來,電力領域基礎設施不足,在經濟快速增長造成電力需求攀升的形勢下,該國電力供應存在巨大缺口,停電是常有之事。

  2016年,由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所屬中國機械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和孟加拉國西北電力公司合資成立的孟中電力公司開發、投資、建設與(yu) 運營的這一中孟共建“一帶一路”重點項目開始建設。

  2022年,孟加拉國總理哈西娜在電站落成典禮上表示,隨著該電站正式投運,孟加拉國進入了電力全覆蓋的新時代。

  “帕亞(ya) 拉電站相當於(yu) 孟加拉國電力供應的‘壓艙石’。”孟中電力公司中方現場技術經理王向誌說,電站每年可為(wei) 孟加拉國提供85.8億(yi) 度穩定可靠的電力,約占孟全國用電需求的10%。

  同時,帕亞(ya) 拉電站還已累計為(wei) 當地居民提供約8400個(ge) 就業(ye) 機會(hui) 和近6300人次的職業(ye) 技能培訓,成為(wei) 當地名副其實的人才培養(yang) 基地。

  “從(cong) 零基礎到現在,中國工程師手把手教會(hui) 我很多,能在這裏工作我感到非常驕傲。”在項目工作了4年的孟籍工程師哈克說,很多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生原來在本國找不到工作,但是這個(ge) 電站給他們(men) 提供了能夠對口就業(ye) 的機會(hui) 。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對孟加拉國幫助很大,電力部門隻是眾(zhong) 多受益領域之一。除了帕亞(ya) 拉電站,孟加拉國還有很多地方因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而得到發展。”哈克說。

  近年來,孟加拉國也在努力嚐試發展新能源,然而缺乏技術、經驗、資金等阻礙了該國能源轉型的步伐,也影響到孟加拉國實現“2041願景”。這些隨著中國夥(huo) 伴的參與(yu) 發生了變化。

  2019年,由中國華電海外投資有限公司控股的華新電力有限公司投資的邁門辛光伏項目開工。次年底,項目投入運營,約17萬(wan) 塊來自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在了孟中部邁門辛地區,將太陽能轉化成電照亮千家萬(wan) 戶。目前,該電站每年幫助孟加拉國減少碳排放超過5萬(wan) 噸。

  “我們(men) 這兒(er) 能有光伏電站真是太好了,”當地農(nong) 民法茲(zi) 勒說,“以前,這個(ge) 地區電力供應有限,經常斷電。現在多虧(kui) 了這個(ge) 光伏電站,電力供應變得穩定了。”

  法茲(zi) 勒說,電站不僅(jin) 給當地帶來電力,還提高了城鎮化水平。因為(wei) 這個(ge) 電站,大家開始在周邊種地、做生意,使一個(ge) 普通小村莊發展成為(wei) 當地的集鎮,人們(men) 的收入提升了,生活也便利了。

  在孟加拉國東(dong) 南沿海城市科克斯巴紮爾,孟加拉國首個(ge) 集中式風電項目的22台風機正在迎風旋轉。

  該項目由中國國家電投集團五淩電力有限公司投資開發、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承包建設。自2023年10月投產(chan) 以來,項目累計發電量約8000萬(wan) 度。預計每年可提供超過1.45億(yi) 度綠色電力,滿足10萬(wan) 戶家庭用電需求,減少煤炭消耗4.46萬(wan) 噸,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超10萬(wan) 噸。

  項目孟籍工程師阿拉姆說,該風電站每台風力渦輪機都采用了最新的中國技術,可以輕鬆應對每秒高達5.2米的風速。而且,目前塔筒和渦輪機的擺放方式保證了當地農(nong) 民耕作、鹽農(nong) 曬鹽不受影響。

  “這是中企作為(wei) 投資方首次將風電引入孟加拉國,對孟新能源發展具有裏程碑意義(yi) 。”五淩電力孟加拉國分公司總經理黑昭說,項目建設過程中公司引進了中國方案、中國標準、中國設備、中國技術,在得到當地認可的同時,也為(wei) 孟加拉國培養(yang) 了首批風電領域實操人才。

  “這是我們(men) 國家走向更清潔、更可持續能源供應的重要分水嶺。”孟加拉國電力、能源和礦產(chan) 資源部高級常秘拉赫曼在項目投產(chan) 儀(yi) 式上表示。

  除了建設電站,中國企業(ye) 還承建了孟加拉國變電站和輸電線路的新建、擴建、升級、改造等工程,有效改善了孟加拉國電網,助其實現穩定運行及傳(chuan) 輸降損目標。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