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身邊的改革故事|國家公園,世界屋脊上的生靈樂土

發布時間: 2024-07-09 15:42:00 來源: 新華社

  雪山之上,源頭活水東(dong) 流而下,滋潤萬(wan) 物;原野之間,藏羚羊長途遷徙,繁衍生息;碧水之下,青海湖裸鯉魚翔淺底,奮力洄遊……從(cong) 體(ti) 製試點到正式設園,在“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越來越多的“自然珍藏”被劃入國家公園範圍內(nei) ,這裏生態係統的完整性與(yu) 原真性,正得到高水平保護。

  牧民永塔家住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昂賽鄉(xiang) ,這裏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2016年,三江源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啟動,永塔的家被劃入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

  騎著摩托車穿梭在遼闊的牧場和險峻的高山間,永塔用相機、筆記本記錄家鄉(xiang) 野生動物、草地情況的變化。他說:“國家公園內(nei) 的一山一水都是我日常巡護的對象,現在生態越來越好,我們(men) 保護的信心越來越足了!”

  2021年,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設立,在生態管護崗位“一戶一崗”製度的帶動下,目前有17211名牧民像永塔一樣,成為(wei) 生態管護員。

  在這些生態管護員的巡護記錄中,有水草豐(feng) 茂的草原,有悠閑覓食的藏野驢……生物多樣性之美,以最樸素的方式被世代生活在這裏的牧民記錄。

  根據青海省2023年12月發布的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設園成效及亮點公報,正式設園以來,三江源國家公園水源涵養(yang) 量年均增幅6%以上,草地覆蓋率、產(chan) 草量分別提高了11%、30%以上,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


這是5月24日在青海湖拍攝的斑頭雁。新華社發(楊濤 攝)

  三江源的變化,是青海建設國家公園實踐的一個(ge) 縮影。近年來,青海積極探索構建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以加快創建國家公園示範省,推進國家公園群建設。

  青海湖位於(yu) 青藏高原東(dong) 北部,是我國最大的內(nei) 陸湖泊,也是維護青藏高原東(dong) 北部生態安全和我國西北部大環境生態平衡的重要水體(ti) 。

  2022年,青海湖開展國家公園創建工作。生活在青海湖南岸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牧民南加說:“從(cong) 以前為(wei) 了發展旅遊私搭亂(luan) 建,到現在為(wei) 了

  保護生態統一行動,青海湖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水鳥增多、濕地麵積增加,我們(men) 記憶中青海湖美麗(li) 的樣子又回來了。”

  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副局長久謝說,魚鳥共生是近年來青海湖水域生態環境改善的重要成果之一,經過持續保護,從(cong) 2002年到2023年,青海湖裸鯉的資源量增加近46倍,目前青海湖裸鯉蘊藏量恢複到12萬(wan) 噸。


這是1月26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境內(nei) 拍攝的青海湖。新華社發(俄日藏俄 攝)

  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統計顯示,目前青海分布有陸生野生動物665種,其中包括雪豹、黑頸鶴、荒漠貓、黑鸛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0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種,大型真菌260多種。

  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主要負責人說,從(cong) 出台有關(guan) 森林、草原等方麵的法律法規,到開展專(zhuan) 項行動打擊非法交易;從(cong) 推動雪豹、藏羚羊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到建設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從(cong) 提高全省生物遺傳(chuan) 資源收集保存水平,到首次將保險機製引入野生動物致害賠償(chang) ……近年來,通過一係列具體(ti) 措施,青海國家公園建設日趨完善,綻放出生物多樣性之美。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