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士塔格峰海拔7500多米,屹立於(yu) 我國新疆帕米爾高原東(dong) 麓。山體(ti) 巨大而平緩,呈塔形向四周鋪展開,登山坡度較緩,技術要求相對低,再加上登頂周期較短,攀登難度屬於(yu) 7000米級雪山“入門級”,因而吸引全球登山愛好者前來。
每到登山季,慕士塔格峰腳下的阿克陶縣布倫(lun) 口鄉(xiang) 蘇巴什村都會(hui) 變得熱鬧起來。人們(men) 因登山而相聚,挑戰自我,增進友誼。世代居住在這片山區的牧民也獲得新機遇,他們(men) 熟悉慕士塔格峰的地形和氣候,利用在高原出生長大的身體(ti) 優(you) 勢,積極參與(yu) 國際登山運動,增加收入,改善家庭生活。同時,牧民還通過登山了解山外的世界,加深與(yu) 外界的交往、交流與(yu) 交融。
與(yu) 村裏許多同齡人一樣,23歲的塔西巴伊·加尼拜克在暑期從(cong) 事高山搬運,服務登山隊。從(cong) 2018年開始,塔西巴伊踏實向前,逐步越過海拔5600米以上的三個(ge) 營地,最終在2023年成功登頂。為(wei) 讓這批年輕牧民的職業(ye) 生涯更可持續,新疆登山協會(hui) 邀請了講師和高山向導對他們(men) 進行培訓。
塔西巴伊說:“除了勇氣和經驗,我現在還掌握了專(zhuan) 業(ye) 知識技能,如遇緊急情況,也知道如何應對。”在曾經從(cong) 事高山搬運十多年的父親(qin) 加尼拜克·布倫(lun) 巴依看來,兒(er) 子享受的正是時代發展的紅利。
休息之餘(yu) ,父親(qin) 會(hui) 向塔西巴伊講起與(yu) 中外登山者同風雨、共向上的往事,傳(chuan) 授一些技巧。年逾五旬的父親(qin) 叮囑兒(er) 子:對待登山者要像親(qin) 朋一樣,保持真誠善良。
7月4日,塔西巴伊背著物品在上山途中。
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7月4日,塔西巴伊(左二)背著約25公斤的物品和同伴一起行進在慕士塔格峰的山坡上。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7月4日,登山隊伍即將出發上山,塔西巴伊對著汽車後視鏡塗抹防曬霜。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7月4日,在新疆慕士塔格峰一處登山營地,塔西巴伊(左)將登山者的物品稱重。高山搬運依據不同海拔路程對所背物品按重量收取費用。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7月4日,塔西巴伊(前)在上山途中回頭觀察身後同伴。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7月5日,完成一次海拔約5670米的慕士塔格峰C1營地物品轉運後,塔西巴伊在下山途中。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塔西巴伊家住新疆慕士塔格峰腳下的阿克陶縣布倫(lun) 口鄉(xiang) 蘇巴什村三小隊(7月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7月6日,塔西巴伊(右)和父親(qin) 加尼拜克路過慕士塔格峰腳下的牧場。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7月5日,父親(qin) 加尼拜克(左)和塔西巴伊在家中休息時,對著照片聊起登山往事。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拚版照片:上圖為(wei) 國外登山隊於(yu) 2007年8月22日為(wei) 塔西巴伊(前中)、哥哥(前左)、妹妹(前右)、母親(qin) 在慕士塔格峰下牧場氈房旁拍攝的合影(7月5日翻拍資料照片);下圖為(wei) 2024年7月5日塔西巴伊(前中)、哥哥(前左)、妹妹(前右)、母親(qin) 在慕士塔格峰下新居前拍攝的合影(新華社記者胡虎虎攝)。新華社發
拚版照片:上圖為(wei) 父親(qin) 加尼拜克(左)與(yu) 其兄弟於(yu) 2004年8月6日一起為(wei) 國外登山隊服務時在慕士塔格峰上的合影(2024年7月5日翻拍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胡虎虎攝);下圖為(wei) 兒(er) 子塔西巴伊(左三、黃衣者)和同伴於(yu) 2023年7月29日登頂慕士塔格峰時的合影(受訪者供圖)。新華社發
7月5日,塔西巴伊下山後回到家,妹妹為(wei) 其倒水洗手。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7月5日,塔西巴伊下山後回到家,母親(qin) 為(wei) 他準備了奶茶、饢、酸奶等美食。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