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台灣律師北京打拚十五載:見證法治進步

發布時間: 2024-07-12 14:58: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曾在台灣從(cong) 事法律工作,後入職香港一家投資銀行,在該銀行設立北京辦事處之際選擇北上發展,來自台灣台北的律師林浩鼎如今已在北京打拚十五年。

  現在,林浩鼎是北京一家律師事務所涉外國際部主任,主要從(cong) 事國際涉外與(yu) 涉台商事法律業(ye) 務,近期獲聘為(wei) 北京仲裁委員會(hui) 暨北京國際仲裁中心仲裁員。近日,他接受中新社專(zhuan) 訪,講述自己的兩(liang) 岸故事。

  林浩鼎15歲參加研學時,就已來過大陸。在孫中山故鄉(xiang) 廣東(dong) 中山翠亨村,他接觸到清末民初以來的文化、曆史。後來他抱著“朝聖”的心理來到北京,因清末修律大臣沈家本是他的偶像。這位近代著名法學家溝通新舊、融會(hui) 中西,一係列改革舉(ju) 措推動了近代法律轉型。

  林浩鼎還在北京大學法學院取得民商法學博士學位,通過了大陸的法律職業(ye) 資格考試。“不論司法實踐還是學術研究,大陸都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他表示,除具備薪酬優(you) 勢外,大陸給擁有法學抱負的人才提供了更多施展空間。

  2020年下半年,林浩鼎團隊辦理了兩(liang) 起涉台海事海商案件。因案件涉及複雜的貨運代理行業(ye) 標準、國際貿易術語及大陸海關(guan) 監管規則等,林浩鼎團隊在被告拒絕出庭應訴的情況下,通過提供對應法律法規依據及支持有關(guan) 判決(jue) 的案例參照等進行代理訴訟,促使法院將被告公司多位股東(dong) 列為(wei) 共同被告,並采信了原告律師的多數意見。

  “台方當事人選擇向大陸的法院起訴,充分體(ti) 現了大陸司法係統的公信力。”林浩鼎提到,台方當事人與(yu) 大陸當事人享有同等訴訟權利,案件最終亦得到妥善處理。“大陸的法院不偏不倚,平等保護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是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發布的‘司法36條惠台措施’精神的直接體(ti) 現。”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也是兩(liang) 岸民眾(zhong) 生活的基本保障。”林浩鼎表示,近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出台,將民法通則、合同法、物權法、婚姻法等多項法律法規進行係統整合,堪稱立法的一大進步。

  伴隨多年來積累的經驗與(yu) 人脈,林浩鼎對兩(liang) 岸有關(guan) 司法流程如數家珍。“你是台灣人,怎麽(me) 可能比我們(men) 更懂大陸法律法規?”對於(yu) 這樣的質疑,林浩鼎說,“不要在意它,用事實去證明就行。”

  如今,他帶領近20位律師及律師助理鑽研法律文本、受理案件,不斷豐(feng) 富涉台案件辦理經驗。撰寫(xie) 台商在大陸直接投資的合規審查與(yu) 法律意見書(shu) 、設計兩(liang) 岸合資企業(ye) 的法律架構……林浩鼎還時常主理各項訴訟與(yu) 非訴案件,成為(wei) 最高人民法院主管的中華司法研究會(hui) 裏唯一一位來自台灣的法律專(zhuan) 業(ye) 理事,圍繞兩(liang) 岸暨港澳司法等課題,提供相關(guan) 立法建議。

  “兩(liang) 岸交流不會(hui) 停。”在林浩鼎看來,不論是來大陸求學,還是工作,台灣青年所追求的都是更開闊的發展平台。大陸既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樣的國際大都市,也有成都、重慶、蘇州、無錫這類特色鮮明的城市,為(wei) 人們(men) 提供了多樣化選擇。

  林浩鼎時常受邀為(wei) 居住在大陸的台胞舉(ju) 辦普法講座。在他看來,台灣民眾(zhong) 和企業(ye) 了解大陸各項法律法規,有助於(yu) 避免一些法律糾紛的產(chan) 生,“兩(liang) 岸民眾(zhong) 共同生活在法治社會(hui) ,這也是兩(liang) 岸交流融合的重要方式。”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