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刻保持解決(jue) 大黨(dang) 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是對新時代新征程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提出的新的重大命題。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將“以解決(jue) 大黨(dang) 獨有難題為(wei) 主攻方向”列入推進黨(dang) 的自我革命實踐中需要把握好的九個(ge) 問題之中,表明我們(men) 黨(dang) 對解決(jue) 大黨(dang) 獨有難題的認識是不斷深化的。
深入推進黨(dang) 的自我革命是一項係統工程,涉及方方麵麵。而主攻方向則是其中需要集中主要的力量、資源和注意力予以突破的特定方向,它決(jue) 定著全局問題的解決(jue) 。把解決(jue) 大黨(dang) 獨有難題作為(wei) 黨(dang) 的自我革命的主攻方向,是戰略思維、係統思維、曆史思維的生動運用。
一、為(wei) 何提出以解決(jue) 大黨(dang) 獨有難題為(wei) 主攻方向
我們(men) 黨(dang) 作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yi) 執政黨(dang) ,如何成功跳出治亂(luan) 興(xing) 衰曆史周期率、確保黨(dang) 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這是擺在全黨(dang) 麵前的一個(ge) 戰略性問題。為(wei) 此,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提出,在深入推進黨(dang) 的自我革命實踐中需要把握好九個(ge) 問題,即“九個(ge) 以”的要求。“九個(ge) 以”從(cong) 不同角度分別闡述了黨(dang) 的自我革命實踐中的九個(ge) 重要問題,“以解決(jue) 大黨(dang) 獨有難題為(wei) 主攻方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以解決(jue) 大黨(dang) 獨有難題為(wei) 主攻方向,彰顯了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憂患意識和曆史自覺。一方麵,飽含著對世界上其他大黨(dang) 老黨(dang) 興(xing) 衰成敗曆史經驗的深刻警醒,特別是對蘇共失敗經驗的深刻總結;另一方麵,確保我們(men) 黨(dang) 始終是實現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的堅強領導核心,展示了對跳出曆史周期率、實現長期執政的曆史自覺。
以解決(jue) 大黨(dang) 獨有難題為(wei) 主攻方向,體(ti) 現了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戰略眼光和宏大氣魄。把解決(jue) 大黨(dang) 獨有難題確定為(wei) 主攻方向,意味著新時代黨(dang) 的自我革命不僅(jin) 著眼於(yu) 解決(jue) 當前問題、局部問題、表象問題,而是針對影響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長期執政的根本性、深層次問題特別是具有複雜性、特殊性的獨有難題,作出根本性、長遠性思考,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永葆生機活力作出前瞻性謀劃和長遠戰略布局。
以解決(jue) 大黨(dang) 獨有難題為(wei) 主攻方向,揭示了推進黨(dang) 的自我革命的方法論意義(yi) 。這一命題表明,推進黨(dang) 的自我革命既需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係統思維,協同用力,綜合施策,形成整體(ti) 態勢;同時,也要堅持問題導向,把住解決(jue) 大黨(dang) 獨有難題這一關(guan) 鍵重點,集中資源和力量,下功夫解決(jue) 好黨(dang) 的自我革命的深層次問題和矛盾,不斷開辟百年大黨(dang) 自我革命新境界。
二、大黨(dang) 獨有難題具有明確科學內(nei) 涵
以解決(jue) 大黨(dang) 獨有難題為(wei) 主攻方向,能起到提綱挈領、綱舉(ju) 目張的重要作用,能為(wei) 科學調配管黨(dang) 治黨(dang) 的力量、資源和注意力等發揮導向和示範作用,更好地推進黨(dang) 的自我革命實踐,為(wei) 實現戰略目標提供科學指導和可靠支撐。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以“六個(ge) 如何始終”對大黨(dang) 獨有難題的科學內(nei) 涵進行了係統概括和闡釋,涵蓋初心使命、思想信念、執政能力、精神狀態、糾錯機製、政治生態等黨(dang) 的自我革命的多個(ge) 維度。一是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旨在告誡全黨(dang) 堅定理想信念,牢記我們(men) 黨(dang) 是什麽(me) 、要幹什麽(me) 這個(ge) 根本問題。二是始終統一思想、統一意誌、統一行動,旨在解決(jue) 黨(dang) 內(nei) 仍然存在的思想行動不一致、無視黨(dang) 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等問題。三是始終具備強大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旨在確保我們(men) 黨(dang) 始終成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堅強領導核心,更好代表最廣大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四是始終保持幹事創業(ye) 精神狀態,旨在闡明黨(dang) 肩負的偉(wei) 大使命任務、崇高信仰信念,強調黨(dang) 員幹部必須忠誠、幹淨、擔當。五是始終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jue) 自身存在的問題,旨在要求我們(men) 黨(dang) 勇於(yu) 自我革命,避免“陷入‘革別人命容易,革自己命難’的境地”。六是始終保持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旨在清除各種弱化黨(dang) 的先進性、損害黨(dang) 的純潔性的因素和各種侵蝕黨(dang) 的肌體(ti) 健康的病毒,經常打掃政治灰塵,祛除頑瘴痼疾。
“六個(ge) 如何始終”的提出,源自對黨(dang) 的自我革命的經驗總結,源自對依然嚴(yan) 峻複雜的反腐敗鬥爭(zheng) 形勢的科學判斷,源自對新時代新征程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任務的戰略謀劃,為(wei) 我們(men) 科學把握“什麽(me) 是大黨(dang) 獨有難題、怎樣解決(jue) 大黨(dang) 獨有難題”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明確新時代黨(dang) 的自我革命的重點所在
解決(jue) 大黨(dang) 獨有難題,必須勇於(yu) 自我革命,健全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體(ti) 係,在管黨(dang) 治黨(dang) 上更加注重整體(ti) 推進、協同發力。
第一,確立問題導向,在黨(dang) 的建設上必須解決(jue) 長期執政帶來的重大問題。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黨(dang) 的自我革命重大命題的提出,都是瞄著問題去的,隻有這樣,解決(jue) 大黨(dang) 獨有難題才有明確目標,也才能見到成效。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再次強調“要深刻認識黨(dang) 麵臨(lin) 的‘四大考驗’的長期性和複雜性”,提出“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堅決(jue) 防止黨(dang) 內(nei) 形成利益集團”等。這些都是對執政考驗的清醒認識和有效應對,在實踐上有效解決(jue) 了管黨(dang) 治黨(dang) “寬鬆軟”問題。
第二,要轉變思維,著力破解大黨(dang) 獨有難題。健全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體(ti) 係是在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的基礎上繼續向科學化、係統化目標邁進的一個(ge) 必然選擇。為(wei) 此,要聚焦三個(ge) “更加突出”,高質量推進黨(dang) 的建設,即:更加突出黨(dang) 的各方麵建設有機銜接、聯動集成、協同協調;更加突出體(ti) 製機製的健全完善和法規製度的科學有效;更加突出運用治理的理念、係統的觀念、辯證的思維管黨(dang) 治黨(dang) 建設黨(dang) 。
第三,要真抓真管,落實好“基礎在全麵,關(guan) 鍵在嚴(yan) ,要害在治”的總要求。進一步健全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體(ti) 係,要堅持內(nei) 容上全涵蓋,將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戰略方針貫穿到黨(dang) 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製度建設和反腐敗鬥爭(zheng) 各方麵,融入思想從(cong) 嚴(yan) 、監督從(cong) 嚴(yan) 、執紀從(cong) 嚴(yan) 、治吏從(cong) 嚴(yan) 、作風從(cong) 嚴(yan) 、反腐從(cong) 嚴(yan) 各環節。堅持對象上全覆蓋,既要管全黨(dang) 、治全黨(dang) ,麵向黨(dang) 的各級組織和全體(ti) 黨(dang) 員;又要突出重點,抓住黨(dang) 的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一把手”這個(ge) “關(guan) 鍵少數”。堅持責任全鏈條,把黨(dang) 委(黨(dang) 組)主體(ti) 責任、紀委監委監督責任、黨(dang) 委書(shu) 記第一責任人責任、班子成員“一崗雙責”聯動起來,把管黨(dang) 治黨(dang) 的責任體(ti) 係構建起來。
第四,要堅持不懈,馳而不息推進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必須把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作為(wei) 黨(dang) 的長期戰略、永恒課題,堅決(jue) 摒棄權宜之計、一時之舉(ju) 的思想,始終保持戰略定力,把全的要求、嚴(yan) 的基調、治的理念落實到黨(dang) 的各項建設之中,不斷清除一切損害黨(dang) 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不斷清除一切侵蝕黨(dang) 的健康肌體(ti) 的病毒,確保黨(dang) 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
(作者為(wei)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馬克思主義(yi) 研究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