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聚焦防汛抗洪|盯水情 巡堤防 保民生——“千裏淮河第一閘”王家壩閘防汛一線直擊

發布時間: 2024-07-14 22:32:00 來源: 新華社

  7月14日6時30分,洪峰順利通過王家壩,最高水位達到27.91米後開始緩慢回落。在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一線防汛人員度過了緊張的一晚。

  “千裏淮河第一閘”王家壩閘被稱為(wei) 淮河防汛的“晴雨表”和淮河災情的“風向標”。受持續強降雨影響,淮河形成2024年第1號洪水,王家壩站水位7月13日16時12分漲至警戒水位27.5米,並繼續保持了10多個(ge) 小時的上漲。

  位於(yu) 王家壩水文站三樓的水情室燈光一夜未熄,王家壩水文站站長李威峰和同事晝夜值守。記者走進水情室,映入眼簾的兩(liang) 塊大屏幕實時顯示水位、流量等水情信息,以及水尺、河道斷麵監控錄像等。


7月14日,王家壩水文站工作人員在監測淮河水情。新華社記者黃博涵 攝

  “我們(men) 是淮河上的‘哨兵’,要實時監測水情信息。”李威峰放下繪製水位曲線圖的鉛筆告訴記者,自王家壩站水位超過警戒水位以來,水文站將水情拍報等級提升為(wei) 最高等級6級,每小時進行一次水情拍報,“水文站10名工作人員已全部到崗,除了在水情室值班的兩(liang) 組4名工作人員,其餘(yu) 工作人員在外開展流量監測、設備故障排查等工作。”

  為(wei) 了能提供科學準確的參考數據,王家壩水文站設備儀(yi) 器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李威峰指著一旁的無人機說,他們(men) 現在能利用電波測速儀(yi) 、測流無人機等非接觸式設備測量洪水流量,“我們(men) 也在利用這次洪水‘練兵’,以便更好麵對未來各種挑戰。”


7月14日,王家壩水文站工作人員使用多普勒流速剖麵儀(yi) 測量淮河流量。新華社記者黃博涵 攝

  除了王家壩水文站的“哨兵”,堤防上的巡堤查險工作人員是淮河邊的另一道防線。記者見到阜南縣水利局總工程師李玉龍時,他正和同事檢查王家壩鎮李郢村淮堤上的李郢站水利設施。“50餘(yu) 公裏淮堤共有6處水利設施,全縣共有300餘(yu) 處水利設施,為(wei) 確保它們(men) 的安全運行,每一處都要排查到位。”李玉龍說罷,便趕往下一個(ge) 檢查點。

  “我們(men) 組織了巡堤查險工作隊伍檢查轄區內(nei) 的各處堤防。”王家壩鎮鎮長謝棟林說,該鎮組織了7支共800餘(yu) 人的巡堤查險隊,對轄區內(nei) 近17公裏的堤防開展巡堤查險工作。

  王家壩鎮王家壩村的村民王慶明便是巡堤查險隊的一員。“我們(men) 村有30人參與(yu) 巡堤查險,分好班次,不分晝夜,堅守在防洪一線。”王慶明邊用鐵鍬試探土壤鬆軟情況邊告訴記者,他們(men) 絲(si) 毫不敢大意,通過用眼觀察、用腳丈量、用鐵鍬探路等多種方法,查看堤防是否出現滲水、滑坡、管湧等險情。


7月14日,阜南縣王家壩鎮王家壩村村民在巡堤查險。新華社記者黃博涵 攝

  保障民生是防汛工作的重要一環。巡堤工作開展的同時,王家壩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王玉鵬正在走村串戶宣傳(chuan) 防汛減災知識。“我們(men) 不僅(jin) 要守住淮河堤防,更要保護好大家的生命財產(chan) 安全。”王玉鵬告訴記者,他帶領村幹部通過走訪入戶、線上宣傳(chuan) 等方式,及時向村民傳(chuan) 達雨情、水情、汛情等預警信息,提醒轄區居民做好防範工作。

  “我們(men) 已備足備齊木樁、鐵鍬、救生衣等防汛物資,提前聯係了10餘(yu) 台挖掘機等機械設備,鎮、村級避災安置中心可安置3000餘(yu) 人……”謝棟林說,“七下八上”防汛關(guan) 鍵期在即,他們(men) 將全力應對,一刻也不鬆懈。

(責編: 韓璐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