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豐富的創新要素幫助我們在全球市場贏得先機”(見證·中國機遇)

發布時間: 2024-07-19 09:01:00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通用電氣醫療北京生產(chan) 基地,員工在記錄生產(chan) 數據。

  本報記者 李 琰攝

  通用電氣醫療技術員在進行科研工作。

  通用電氣醫療供圖

  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hui) 上,參觀者正在了解通用電氣醫療深度天眼CT。

  範劍磊攝(影像中國)

  通用電氣醫療員工正在進行生產(chan) 調試。

  通用電氣醫療供圖

  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上,通用電氣醫療展示了多款新產(chan) 品。

  通用電氣醫療供圖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永昌北路1號,通用電氣醫療北京影像設備製造基地(以下簡稱“北京生產(chan) 基地”),生產(chan) 線上機器轟鳴,一台台醫療器械陸續完成裝配。通用電氣醫療在全球銷售的每三台CT機中就有2台產(chan) 自這裏,產(chan) 品銷往全球1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33年前,我們(men) 進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時,這裏還是大片的農(nong) 田和養(yang) 殖場。從(cong) 一開始,我們(men) 就堅信能夠在中國市場獲得長期發展。如今,這裏已成為(wei) 通用電氣醫療全球最大的影像設備生產(chan) 基地。這得益於(yu) 中國持續優(you) 化的營商環境、穩定暢通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和不斷提升的創新能力。”通用電氣醫療全球執行副總裁張軼昊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紮根中國市場——

  不斷推動產(chan) 品、服務、渠道實現本土化

  “生產(chan) 物料配置完成,可以開始生產(chan) 。”在北京生產(chan) 基地,內(nei) 部物流係統自動配置好物料,運到各生產(chan) 工位。電子屏幕上顯示著設備的製造進度,工作人員按照流程有序操作,一台“大塊頭”CT機逐漸組裝成型。

  這台“大塊頭”是通用電氣醫療的256排超高端螺旋CT機,機架每旋轉一次僅(jin) 需0.23秒至0.28秒,檢查一個(ge) 身體(ti) 部位用時約2秒,完成一次全身體(ti) 檢用時10秒左右。得益於(yu) 自由組合一站式聯合掃描技術,這台CT機可通過一次造影劑注射完成心、腦聯合血管成像,為(wei) 醫生診斷和治療提供重要依據。由於(yu) 采用了寬體(ti) 探測器技術,與(yu) 普通CT機相比,這台機器可降低超過80%的輻射劑量、節約50%造影劑用量。

  “2020年,我們(men) 在北京生產(chan) 基地建成了256排超高端螺旋CT機生產(chan) 線,目前生產(chan) 線全負荷運轉,每天都有訂單完成發貨。”張軼昊表示。

  1991年,通用電氣醫療在中國成立航衛通用電氣醫療係統有限公司,這是通用電氣醫療在中國首個(ge) 合資企業(ye) ,也是最早一批落戶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企業(ye) 之一。30多年來,企業(ye) 在這裏實現快速發展:2000年,北京生產(chan) 基地建立CT全球生產(chan) 線;2011年,基地投產(chan) CT探測器;2022年初,基地開始規模化生產(chan) CT機關(guan) 鍵零部件球管……目前,通用電氣醫療在北京、上海、無錫、天津、成都、深圳設有六大生產(chan) 基地、7座工廠。

  去年,北京生產(chan) 基地擴建了2000多平方米的高端核醫學分子影像設備生產(chan) 線,負責核醫學PET/CT設備生產(chan) 。目前,北京生產(chan) 基地已具備從(cong) 16排到256排CT機、分子影像、手術機、血管機、骨密度儀(yi) 、核醫學PET/CT設備以及探測器、球管等零部件全麵生產(chan) 能力。其CT設備部件的產(chan) 品設計和工藝流程領先全球,部分工藝被通用電氣醫療海外工廠采納。

  “30多年來,通用電氣醫療不斷推動產(chan) 品、服務、渠道在中國市場的本土化。未來,我們(men) 將繼續在中國布局全係列產(chan) 品線,完善研發、製造、銷售、售後的全流程,推動更多高端生產(chan) 線在中國落地。”張軼昊說。

  協同創新合作——

  集群效應推動上下遊企業(ye) 共同成長

  通用電氣醫療在中國市場本土化生產(chan) 水平不斷提升,與(yu) 中國穩定暢通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密不可分。

  在北京生產(chan) 基地不遠處,北京德為(wei) 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為(wei) ”)的工廠裏同樣一派繁忙景象,工人們(men) 將不同精度的醫學顯示器分門別類地裝箱,準備運至北京生產(chan) 基地進行下一步組裝。

  德為(wei) 最初隻是液晶顯示產(chan) 品代理商。20多年來,隨著與(yu) 通用電氣醫療合作的不斷深入,德為(wei) 積累了更多液晶顯示產(chan) 品製造經驗,與(yu) 通用電氣醫療共同開發醫學影像技術和顯示控製技術,並開始進行自主研發生產(chan) ,為(wei) 超聲、監護、心電和麻醉等醫療設備提供定製化的顯示產(chan) 品和解決(jue) 方案。2012年,德為(wei) 顯示終端的年產(chan) 量僅(jin) 為(wei) 1000台,2020年已增長到5萬(wan) 台,10年間供貨量增長了50倍,並在2022年被評為(wei) 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產(chan) 品遠銷巴西、美國、挪威、芬蘭(lan) 等國。

  據介紹,通用電氣醫療在中國有1000多家供應商,其中像德為(wei) 這樣的核心供應商有160多家。

  “中國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完備的製造能力以及開放包容的創新生態和營商環境。近年來,中國不斷深化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協同創新合作,促進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創新深度融合。這讓通用電氣醫療與(yu) 中國的供應商互相成就、共同成長。”張軼昊表示,中國推動經濟結構優(you) 化升級,支持中外企業(ye) 加強合作,加快先進數字技術、產(chan) 品和解決(jue) 方案轉化落地,為(wei) 構築安全穩定、暢通高效、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體(ti) 係作出貢獻。

  在合作過程中,通用電氣醫療的國外合作夥(huo) 伴也看到機遇,選擇進入中國市場。芬蘭(lan) 地太科特探測技術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探測器元器件供應商,與(yu) 通用電氣醫療合作後感受到中國市場的活力,決(jue) 定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擴建產(chan) 能。目前,這家公司全球70%至80%的產(chan) 能都集中在這裏。

  近年來,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構建了千億(yi) 級的生物技術與(yu) 大健康產(chan) 業(ye) 集群,匯聚了4200餘(yu) 家生物技術和大健康企業(ye) 。開發區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不斷增加,帶來醫療器械產(chan) 業(ye) 的集群效應,推動企業(ye) 在製造、研發、創新等環節加速發展,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上下遊合作得到進一步加強。

  從(cong) 中國走向世界——

  開放的中國為(wei) 跨國企業(ye) 帶來廣闊發展機遇

  在北京生產(chan) 基地的骨科手術機生產(chan) 線上,負責設備出廠測試的“自動測試機器人”同時為(wei) 6台CT設備進行測試標定,並根據係統需要提供模體(ti) 輸送定位服務。“人機協同測試機器人”和基於(yu) 人工智能技術的手術機自動測試係統密切配合,共同完成9個(ge) 測試點位的位置校正及射線劑量測量。

  這是全球第一條實現無人化操作的“測試隧道”,由通用電氣醫療中國團隊研發,隻需15名工人即可實現年產(chan) 2000多套產(chan) 品,平均每50分鍾就下線一台手術機設備。

  北京生產(chan) 基地核醫學和CT產(chan) 線運營總監顧立國介紹,傳(chuan) 統的醫療影像設備射線劑量測量環節需要多次人工手動調整測試點位,平均1台設備的測試工作需要調整40次。“自動測試機器人”的使用大大提升了產(chan) 品質量和一致性;“人機協同測試機器人”和基於(yu) 人工智能技術的手術機自動測試係統,則解決(jue) 了射線安全及測試時間長等問題。“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技術相互配合,實現了智能圖像分析處理和質量判斷,大大提升工作效率。”顧立國說。

  目前,通用電氣醫療在中國擁有約1800人的研發團隊,在北京就有1000多名研發人員、160多個(ge) 研發實驗室。過去10年間,中國團隊研發並推出120多款上市產(chan) 品。其中,基於(yu) 深度學習(xi) 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天眼CT,已成為(wei) 通用電氣醫療的“明星產(chan) 品”。公司在中國獲批的三類醫療器械許可證中,77%的產(chan) 品技術由中國團隊研發、在中國申請注冊(ce) 。

  “近年來,中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水平加速提升,豐(feng) 富的創新要素幫助我們(men) 在全球市場贏得先機。”張軼昊表示,中國正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積極培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將會(hui) 推動更高水平、更高效能、更高質量的科技創新,推動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進一步提質升級。“創新藥械、精準醫療、分子影像、數字醫療等都是極具潛力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我們(men) 期待與(yu) 中國夥(huo) 伴深化合作,進一步推動相關(guan) 領域發展。”

  “我們(men) 始終相信,下一個(ge) ‘中國’,還是中國。”張軼昊表示,通用電氣醫療是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見證者、受益者。“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開放的水平越來越高,必將為(wei) 跨國企業(ye) 帶來更加廣闊的發展機遇,為(wei) 世界經濟複蘇和增長提供更強大動能。”

  版式設計:蔡華偉(wei)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