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新聞聯播》等欄目報道了我國工業(ye) 生產(chan) 實現較快增長、多地機場口岸迎客流高峰、交通出行火熱……多領域數據印證中國經濟蓬勃活力。
上半年工業(ye) 生產(chan) 實現較快增長
今年上半年,我國工業(ye) 生產(chan) 呈現出較快增長態勢,其中,裝備製造業(ye) 發展持續向好,發揮“壓艙石”作用,推動我國工業(ye) 經濟穩中向好。
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6%。製造業(ye) 規模持續擴大、占比穩步提升、結構不斷優(you) 化,重要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增強。其中,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7.8%,增加值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ye) 比重為(wei) 33.3%。在主要裝備行業(ye) 中,電子和汽車行業(ye) 增長迅速,兩(liang) 個(ge) 行業(ye) 對上半年全部規模以上工業(ye) 增長的貢獻率接近三成,成為(wei) 拉動工業(ye) 增長的重要引擎。
上半年,工業(ye) 轉型升級態勢明顯,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的比重達到了15.8%,比一季度提高了0.6個(ge) 百分點。集成電路、服務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等智能綠色新產(chan) 品表現搶眼,產(chan) 量均保持了兩(liang) 位數的增長。同時,造船市場份額連續14年穩居世界第一。
工業(ye) 重點領域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速。目前,我國工業(ye) 機器人的裝機量占全球比重已超過50%,培育了421家國家級智能製造示範工廠。在大飛機、新能源汽車、高速動車組等領域,示範工廠的產(chan) 品研發周期縮短了約30%,生產(chan) 效率也同步提升了近30%。這些舉(ju) 措為(wei) 上半年我國工業(ye) 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上半年經港珠澳大橋進出口總值超一千億(yi) 元
港珠澳大橋作為(wei) 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重要交通樞紐,在促進區域貿易中的作用日益顯著。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經港珠澳大橋進出口總值達1044.1億(yi) 元,同比增長16.4%。其中,進出口建築材料總值34.71億(yi) 元,同比增長23%。目前,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不僅(jin) 是供港澳生鮮產(chan) 品、跨境電商包裹等的快速通道,更是成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的綜合性物流樞紐。
自6月30日開通以來深中通道車流量破200萬(wan) 車次
記者從(cong) 廣東(dong) 省交通運輸廳了解到,自6月30日開通至7月20日16時10分,深中通道總計通行車流量達200萬(wan) 車次,其中客車通行車流量為(wei) 184.98萬(wan) 車次,貨車通行車流量為(wei) 15.02萬(wan) 車次。自開通以來,深中通道日均車流量達10萬(wan) 車次。
上半年上海口岸出口船舶同比增長超七成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口岸出口船舶307.1億(yi) 元,同比增長73.2%。今年以來,上海口岸船舶出口勢頭持續火熱。數量增長的同時,采用甲醇、LNG等清潔燃料的綠色船舶占比也在不斷提升。
截至19日暑運水上發送旅客超1500萬(wan) 人次
記者從(cong) 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獲悉,截至7月19日,全國水上發送旅客超1500萬(wan) 人次。今年暑運以來,7月1日到7月19日,浙江舟山水上共運送旅客約200萬(wan) 人次。港珠澳大橋水域客運船舶流量日均約200艘次,旅客流量日均約2.5萬(wan) 人次,最高達2.7萬(wan) 人次。
多地機場口岸迎客流高峰
除了水運客流保持高位運行,全國多地機場、口岸也迎來客流高峰。
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單日進出境最高近5000人次
進入暑期,新疆霍爾果斯口岸迎來進出境客流高峰,每天進出境人員3800人次,最高一天達到近5000人次。截至7月18日,今年霍爾果斯口岸出入境人員超60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112%。
今年也是中國“哈薩克斯坦旅遊年”,中哈之間實現互免簽證,進一步激發了雙方遊客的旅行需求。目前,霍爾果斯國際公路汽車站共有4條國際客運路線發往哈薩克斯坦。
烏(wu) 魯木齊國際機場單日旅客吞吐量10.1萬(wan) 人次
18日,新疆烏(wu) 魯木齊國際機場單日旅客吞吐量也創下機場通航以來的最高紀錄,達到10.1萬(wan) 人次。進入暑運,烏(wu) 魯木齊國際機場日均旅客吞吐量達到9.4萬(wan) 人次,從(cong) 烏(wu) 魯木齊前往北京、上海、成都、西安、廣州等熱門城市的航班日均在25架次以上,並先後新開和恢複了至芽莊、莫斯科等城市的5條國際客運航線。
黑龍江開行旅遊專(zhuan) 列超200列 旅客超12萬(wan) 人次
入夏以來,黑龍江省哈爾濱、漠河等城市鐵路客流明顯增長,今年以來,全國各地至黑龍江長途旅遊專(zhuan) 列及省內(nei) 中短途旅遊專(zhuan) 列已突破200列,服務和接待旅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