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於(yu)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ju) 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關(guan) 於(yu) 《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jue) 定》的說明中指出:“把中國式現代化藍圖變為(wei) 現實,根本在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不斷完善各方麵體(ti) 製機製,為(wei)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製度保障。”
本報今起開設“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專(zhuan) 欄,編輯記者深入機關(guan) 、鄉(xiang) 村、社區、學校、醫院、企業(ye) 等基層一線,聚焦全會(hui) 精神落地生根的生動實踐,以微觀視角報道改革開放給人民群眾(zhong) 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展現廣大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奮發有為(wei) 、積極投身改革開放事業(ye) 的精神麵貌。
行政審批流程的改革優(you) 化,讓正在拔節生長的雄安新區建設日新月異。
“1個(ge) 月內(nei) ,從(cong) 拿地到進場平整、土方開挖,這個(ge) 速度,難以想象。”7月23日,負責中國中化大廈前期報建工作的張玉鵬對記者感慨道。今年3月,大廈封頂;6月,最後一個(ge) 構件安裝完成;如今,內(nei) 部精裝修已進行到25層。
“難以想象”的並非建設速度,而是行政審批。提速,源於(yu) “一枚印章管到底”的行政審批製度改革。
被稱為(wei) 雄安新區“金蘆葦”的中國中化大廈高150米,是新區最高的樓。按照以往慣例,這麽(me) 大的工程,辦施工許可至少要半年,“所有的材料——施工圖、精裝圖、機電、園林、景觀等等全齊了,才能開工。”項目開發工作人員說。
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是新時代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做出的一次重大戰略部署。審批時間長、流程多,一度影響雄安新區建設速度。
如何讓審批提速?雄安新區的回答是“改革”:“拿地即開工”、施工許可分段審批。改革重點在房屋建築工程和土方作業(ye) 量大的市政工程中推開:先行招標土方開挖、基坑支護、降水工程,領到施工準備函,非主體(ti) 工程就可以開建;之後,施工條件成熟到哪兒(er) ,施工許可就批準到哪兒(er) ,真正做到審批為(wei) 建設服務、為(wei) 建設提速。
在雄安新區,施工許可也不是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而是將房建、市政、水利、公路、水運、園林等多個(ge) 行業(ye) 規則不一、手續不同的許可,集合到一起,形成統一的標準。“不再需要跑多個(ge) 部門申請多個(ge) 許可,現在隻有這一個(ge) ——建設工程施工許可。”張玉鵬說。
這麽(me) 多不同的業(ye) 務,怎麽(me) 協調到一塊兒(er) 的?
2020年到雄安新區工作的盧泉岩,第一次見識到了如此“瘦身高效”的組織架構。他的工作單位是建設和交通管理局,業(ye) 務涵蓋城鄉(xiang) 建設、綜合交通、水利水務、市政園林、城市管理等。多個(ge) 領域、同一部門,許可審批得以整合為(wei) 一。
整合的不隻是建設和交通管理局。雄安新區的大部分行政許可權已經集中到公共服務局統一行使,在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所有審批職能部門全部進駐,824項政務服務事項已實現“應進必進”。大廳裏、窗口前,辦事員不再隻是接收材料,他們(men) 由各個(ge) 職能部門派駐前來,熟悉各項審批流程,從(cong) 受理到辦結不出中心,“一枚印章管到底”,高效辦成一件事。截至目前,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已累計用章8萬(wan) 多次。
諸多窗口中,投資建設項目綜合受理窗口很是繁忙。
幾年來,建設項目的審批流程曆經多次微調,盧泉岩看到改革在深化:中央授權試點,承諾製下,設計方案審查意見函和施工準備函可同一天拿到,相較以前多方準備手續,節省至少7天時間;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等3種告知書(shu) 和施工許可證同步獲得,又至少節省10天時間……
審批速度要快,建設質量要好。加強質量監管,還得靠改革創新。在雄安新區,質量監督數智化轉型功不可沒:政務數據共享,非接觸性執法檢查,施工建築信息模型階段性錄入校驗,通過數據評估風險點。
讓辦事不再多頭跑,讓投資落地更迅速,讓建設施工更順暢。在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上,雄安新區書(shu) 寫(xie) 著新的答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